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4页
第1章 绪论第14-19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的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15页
     ·现实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·研究的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·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·主要创新点及不足第18-19页
第2章 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9-39页
   ·国外文献综述第19-28页
     ·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过程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工业化时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第20-23页
     ·后工业化时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第23-26页
     ·“再工业化”背景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第26-28页
   ·国内文献综述第28-39页
     ·关于“装备制造业”的概念第28页
     ·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第28-30页
     ·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推动作用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相互促进第31-34页
     ·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关系的实证研究第34-39页
第3章 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理论模型第39-50页
   ·模型简介第39-40页
   ·模型的扩展第40-41页
   ·模型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  ·装备制造部门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生产性服务部门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在均衡增长路径上的生产性服务部门第43-45页
     ·在均衡增长路径上的装备制造部门第45-46页
   ·两部门在均衡增长路径上的平衡增长第46-47页
   ·小结第47-50页
第4章 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及实证检验第50-76页
   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第50-63页
     ·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第51-54页
     ·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第54-57页
     ·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第57-60页
     ·通过带动经济增长提高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第60-63页
   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证检验第63-76页
     ·实证模型第63-65页
     ·变量和数据说明第65-68页
     ·实证分析第68-73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73-76页
第5章 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第76-98页
   ·基于专业化的影响因素第76-82页
     ·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情况第76-80页
     ·中小型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情况第80-82页
   ·基于市场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第82-88页
     ·定价偏高的原因第82-83页
     ·沉淀成本偏高的原因第83页
     ·机会成本与信任成本偏高的原因第83-84页
     ·信息成本偏高的原因第84-86页
     ·人力资源成本偏高的原因第86-88页
   ·基于供需关系的影响因素第88-98页
     ·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第88-95页
     ·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供给能力不足第95-98页
第6章 四大经济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比较第98-119页
   ·长三角经济区第99-104页
     ·基本经济状况第99页
     ·装备制造业发展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第101-104页
   ·京津冀经济区第104-110页
     ·基本经济状况第104页
     ·装备制造业发展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第106-110页
   ·珠三角经济区第110-115页
     ·基本经济状况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·装备制造业发展第111页
     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状况第112-115页
   ·东北经济区第115-119页
     ·基本经济状况第115页
     ·装备制造业发展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第117-119页
第7章 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第119-130页
   ·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·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向“大而专”发展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·中小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向“小而精”发展第121-122页
   ·降低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交易成本第122-128页
     ·降低机会成本和信任成本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·降低信息成本第123-126页
     ·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第126-128页
   ·增加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第128-129页
   ·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供给能力第129-130页
参考文献第130-140页
致谢第140-14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41-142页

论文共1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农业劳动福利差的农民养老补偿研究
下一篇:公司高管继任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--以团队冲突为中介变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