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伦理学(道德哲学)论文--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--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

中国传统医疗父爱主义思想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5页
导论第15-38页
第一章 医疗父爱主义的基本理论第38-59页
 第一节 医疗父爱主义的定义及其类型第38-50页
  一、父爱主义的定义第39-42页
  二、医疗父爱主义的主要类型第42-50页
 第二节 医疗父爱主义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契合第50-59页
  一、仁者爱人:医疗父爱主义的价值本原第50-54页
  二、父权至上:医疗父爱主义的思想渊源第54-59页
第二章 医疗父爱主义的历史发展第59-105页
 第一节 医生崇拜:医疗父爱主义的形成第60-73页
  一、萌芽:古典医德的产生第60-63页
  二、雏形:《黄帝内经》的阐述第63-69页
  三、形成:两汉医德的概括第69-73页
 第二节 大医精诚:医疗父爱主义的演进第73-84页
  一、发展:魏晋南北朝的繁盛第74-78页
  二、总汇:隋唐时期的集成第78-84页
 第三节 医门法律:医疗父爱主义的完善第84-105页
  一、论证:宋元时期的探讨第84-91页
  二、完善:明清时期的总结第91-105页
第三章 医乃仁术:医疗父爱主义的道德原则第105-147页
 第一节 人的价值:父爱主义的价值源头第105-123页
  一、医学目的:治病救人第106-117页
  二、生命价值:人的神圣与尊严第117-123页
 第二节 仁爱救人:父爱主义的首要目的第123-134页
  一、活人为心:医乃慈仁之术第123-128页
  二、主导意识:此病非吾不能治第128-134页
 第三节 有利无伤:父爱主义的指导原则第134-147页
  一、生命伦理:有利无伤的原则第135-139页
  二、愈病为善:医疗效果的重视第139-142页
  三、责任意识:医疗伤害的预防第142-147页
第四章 医患互信:医疗父爱主义的基本要求第147-189页
 第一节 医患纠纷:医学中的道德难题第147-170页
  一、医疗道德:基本内容与特征第148-151页
  二、强弱不等:医患关系的概念和内容第151-165页
  三、过度做主:父爱主义与医患纠纷第165-170页
 第二节 道德冲突:患者知情与医疗保密第170-179页
  一、患者知情:医疗讲真话的限度第171-175页
  二、医疗保密:患者隐私的尊重第175-179页
 第三节 坚守诚信:维护医患关系的精神纽带第179-189页
  一、诚信博弈:诚信与父爱主义第179-183页
  二、医患以诚:治病救人的前提第183-189页
第五章 家庭主义:医疗父爱主义的补充与超越第189-244页
 第一节 知情同意:生命伦理中的重要原则第189-199页
  一、伦理蕴含:知情同意的概念与意义第189-192页
  二、告知与自主:知情同意的条件第192-193页
  三、历史回溯:知情同意的发展与演变第193-199页
 第二节 中国特点:传统医学中的知情同意第199-216页
  一、并非沉默:中国传统医患关系史第199-204页
  二、医者义务:中国传统医学的告知与同意第204-216页
 第三节 家庭做主:从家长同意到家属同意第216-244页
  一、家长做主:患者自主的缺位第217-224页
  二、医孝合一:医学伦理的家庭本位第224-234页
  三、如何评价:家属同意的伦理地位第234-244页
第六章 医疗父爱主义的当代价值第244-281页
 第一节 医疗父爱主义的限制第244-259页
  一、病人权利的兴起第244-252页
  二、合理父爱主义的提出第252-259页
 第二节 医疗父爱主义的当代价值第259-281页
  一、保护患者:从规避风险到以生命为本第259-271页
  二、重塑医德:一切为了病人最佳利益第271-281页
结语:走向美德伦理学第281-291页
参考文献第291-301页
附录第301-302页
后记第302-304页

论文共30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司马光伦理思想研究
下一篇:中国慈善伦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