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9-48页 |
·WDM 光网络概述 | 第20-28页 |
·WDM 技术的发展 | 第20-24页 |
·演进:从点到点传输系统到WDM 智能光网络 | 第20-2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2-24页 |
·WDM光网络结构 | 第24-26页 |
·光网络的控制和管理:GMPLS 技术 | 第26-28页 |
·WDM 网络的鲁棒选路问题 | 第28-37页 |
·路由选择与波长分配技术 | 第28-29页 |
·鲁棒选路技术 | 第29-31页 |
·基于软管模型的鲁棒选路算法 | 第31-37页 |
·Hose 模型的数学描述 | 第32页 |
·基于Hose 模型的单路径选路算法 | 第32-34页 |
·基于Hose 模型的多路径选路算法 | 第34-37页 |
·WDM 网络中的鲁棒抗毁问题 | 第37-44页 |
·光网络生存性技术概述 | 第38-41页 |
·WDM 光网络生存性问题的研究现状 | 第41-43页 |
·基于软管模型的鲁棒抗毁研究 | 第43-44页 |
·全文主要贡献与内容安排 | 第44-48页 |
第二章 WDM 网状网中基于软管模型的鲁棒选路算法研究 | 第48-9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48-52页 |
·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——构筑下一代骨干网络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| 第48-49页 |
·Hose 不确定业务量模型在WDM 网状网中的选路问题 | 第49-51页 |
·本章工作安排 | 第51-52页 |
·WDM 网状网在Hose 模型下的静态鲁棒选路算法研究 | 第52-72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52-54页 |
·ILP 模型 | 第54-62页 |
·连接请求的粒度为波长粒度情况下的ILP 描述 | 第54-58页 |
·连接请求的粒度为细粒度情况下的ILP 描述 | 第58-62页 |
·IBFS 启发式算法 | 第62-64页 |
·MNC 启发式算法 | 第64-67页 |
·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67-72页 |
·适应性负载平衡机制(Adaptive Load-balancing, ALB) | 第72-86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72-75页 |
·ALB 选路机制 | 第75-76页 |
·ADT 启发式算法 | 第76-81页 |
·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81-86页 |
·时延与抖动性能分析 | 第81-85页 |
·吞吐量性能分析 | 第85-86页 |
·动态Hose 模型下的QoS 选路问题研究 | 第86-95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87-88页 |
·DDALB 启发式算法 | 第88-94页 |
·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94-9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5-96页 |
第三章 单链路失效情况下基于软管业务量模型的WDM 抗毁算法研究 | 第96-1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6-98页 |
·启发式算法研究 | 第98-107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98-99页 |
·VLB-SSP 启发式算法 | 第99-104页 |
·计算负载平衡向量 | 第100-102页 |
·分割保护环 | 第102-104页 |
·TSSP 启发式算法 | 第104-107页 |
·仿真与分析 | 第107-113页 |
·全网代价的比较 | 第110-111页 |
·恢复速度的比较 | 第111-11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3-114页 |
第四章 WDM 网状网在相关链路失效情况下基于 Valiant 负载平衡的鲁棒抗毁算法研究 | 第114-13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4-117页 |
·问题概述 | 第114-117页 |
·本章工作安排 | 第117页 |
·双链路失效的鲁棒抗毁算法 | 第117-125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117-118页 |
·启发式算法 | 第118-122页 |
·UCDLFP 算法 | 第118-120页 |
·DVLBSP 算法 | 第120-122页 |
·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122-125页 |
·基于SRLG 的鲁棒抗毁算法 | 第125-132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125页 |
·启发式算法 | 第125-129页 |
·UCSP 算法 | 第125-127页 |
·PSPPKT 算法 | 第127-129页 |
·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129-1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2-133页 |
第五章 多失效情况下基于Hose 模型的WDM 抗毁算法研究 | 第133-14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33-134页 |
·给定失效场景的鲁棒抗毁设计 | 第134-138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134-135页 |
·SMEN 算法 | 第135-136页 |
·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136-138页 |
·动态业务环境下的多失效鲁棒抗毁算法 | 第138-146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138-139页 |
·CAL 启发式算法 | 第139-143页 |
·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143-1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6-147页 |
第六章 本文研究的仿真平台 | 第147-154页 |
·概述 | 第147页 |
·仿真平台的总体框架 | 第147-150页 |
·仿真软件的实现 | 第150-154页 |
·主要模块 | 第150-151页 |
·重要伪码 | 第151-154页 |
第七章 全文总结 | 第154-159页 |
·研究工作总结 | 第154-157页 |
·展望 | 第157-159页 |
致谢 | 第159-1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0-175页 |
本文作者在读博期间发表、录用和投出的文章 | 第175-176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176-1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