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3-40页 |
·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的形成及其危害 | 第13-14页 |
·汽车排放法规的建立和发展 | 第14-15页 |
·汽车尾气排放催化转化技术 | 第15-18页 |
·汽车尾气排放催化转化原理 | 第15-16页 |
·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结构 | 第16-17页 |
·汽车尾气后处理技术的发展 | 第17-18页 |
·汽油机冷起动排放控制技术 | 第18-34页 |
·减少冷起动过程HC排放的机内措施 | 第19-20页 |
·减少冷起动HC排放的机外措施 | 第20-34页 |
·沸石基催化剂对HC的催化氧化 | 第34-36页 |
·减少冷起动过程HC排放的后处理系统 | 第36-38页 |
·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38-40页 |
第2章 实验部分 | 第40-45页 |
·实验原料及仪器 | 第40-42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42页 |
·催化剂表征 | 第42-43页 |
·低温氮气吸脱附(Nitrogen adsorption-desorption) | 第42页 |
·粉末X射线衍射(XRD) | 第42页 |
·NH_3程序升温脱附(NH_3-TPD) | 第42页 |
·FT-IR光谱(Fourier transform-infrared) | 第42页 |
·氢气程序升温还原(H_2-TPR) | 第42页 |
·等离子体发射光谱(ICP-AES) | 第42页 |
·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42页 |
·透射电镜(TEM) | 第42-43页 |
·X-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 | 第43页 |
·拉曼光谱(Raman) | 第43页 |
·催化剂活性评价 | 第43-45页 |
·颗粒状催化剂对C_3H_8催化氧化性能的评价 | 第43-44页 |
·整体式催化剂性能评价 | 第44-45页 |
第3章 改性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对C_3H_8吸附和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5-66页 |
·引言 | 第45页 |
·试验部分 | 第45-47页 |
·沸石分子筛样品的制备 | 第45页 |
·沸石分子筛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| 第45-46页 |
·HC程序升温脱附(HC-TPD) | 第46页 |
·HC程序升温吸附(HC-TPA) | 第46-47页 |
·沸石分子筛对C_3H_8的吸附性能研究 | 第47-51页 |
·老化对沸石分子筛织构的影响 | 第47页 |
·老化对沸石分子筛结构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沸石分子筛对C_3H_8的吸附性能 | 第48-49页 |
·沸石分子筛的C_3H_8-TPD | 第49-50页 |
·水热老化和水蒸气对分子筛吸附C3H8性能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分子筛负载的Pd催化剂催化C_3H_8氧化的性能 | 第51页 |
·硅铝比对H-ZSM-5分子筛C_3H_8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51-56页 |
·不同硅铝比的H-ZSM-5分子筛的结构特性 | 第52-53页 |
·不同硅铝比的H-ZSM-5对C_3H_8的吸脱附特性 | 第53-54页 |
·水热老化和水蒸气对不同硅铝比的H-ZSM-5吸附C_3H_8性能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·不同处理温度对H-ZSM-5(Si/Al=50)吸附C_3H_8性能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·不同混合气对H-ZSM-5(Si/Al=50)C_3H_8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56页 |
·贵金属改性的H-ZSM-5对C_3H_8的吸附和催化氧化性能 | 第56-61页 |
·贵金属改性的ZSM-5对C_3H_8的吸附 | 第56-58页 |
·贵金属改性的ZSM-5对C_3H_8氧化的催化性能 | 第58页 |
·煅烧温度对Pt改性的ZSM-5吸附C_3H_8性能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·Pt含量对Pt改性的ZSM-5吸附和催化C_3H_8氧化性能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不同方法制备的Pt改性的ZSM-5对C_3H_8吸附和催化氧化性能 | 第60-61页 |
·稀土元素改性的H-ZSM-5对C_3H_8的吸附和催化氧化性能 | 第61-63页 |
·稀土元素改性的ZSM-5对C_3H_8的吸附 | 第61-62页 |
·Pt/Re/ZSM-5催化剂对C_3H_8的催化氧化性能 | 第62-63页 |
·H-ZSM-5和Pt/Ce/ZSM-5样品的TPA研究 | 第63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4章 ZSM-5负载Pt基催化剂对C_3H_8氧化的催化性能 | 第66-82页 |
·引言 | 第66页 |
·试验部分 | 第66-67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66页 |
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66-67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7-81页 |
·过渡金属改性的Pt/ZSM-5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 | 第67页 |
·W改性的Pt/ZSM对C_3H_8氧化的催化性能 | 第67-68页 |
·W改性的Pt-W/ZSM-5催化剂的BET和Pt的分散度 | 第68-69页 |
·XRD和Raman谱图 | 第69-70页 |
·H_2-TPR研究 | 第70-72页 |
·NH_3-TPD研究 | 第72页 |
·XPS研究 | 第72-76页 |
·混合气对Pt/ZSM-5和Pt-5W/ZSM-5催化氧化C_3H_8性能的影响 | 第76-77页 |
·Pt/ZSM-5和Pt-5W/ZSM-5的稳定性测试 | 第77-79页 |
·Pt基催化剂的TPA研究 | 第79-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5章 ZSM-5负载的Pd基密偶催化剂对C_3H_8的催化氧化 | 第82-98页 |
·引言 | 第82页 |
·试验部分 | 第82-83页 |
·Pd-M/ZSM-5催化剂的制备 | 第82页 |
·Pd/M/ZSM-5催化剂的制备 | 第82-83页 |
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83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83-96页 |
·一步法制备的Pd-M/ZSM-5催化剂对C_3H_8的催化氧化性能 | 第83-84页 |
·两步法制备的Pd/M/ZSM-5催化剂对C_3H_8的催化氧化性能 | 第84-85页 |
·Ce含量对Pd/Ce/ZSM-5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85-86页 |
·BET表面积和Pd的分散度测定 | 第86-87页 |
·XRD和Raman光谱 | 第87-88页 |
·H_2-TPR研究 | 第88-89页 |
·XPS光谱 | 第89-92页 |
·混合气对Pd/ZSM-5和Pd/5Ce/ZSM-5催化剂催化氧化C_3H_8性能的影响 | 第92-93页 |
·Pd/ZSM-5和Pd/Ce/ZSM-5催化剂的稳定性试验 | 第93-95页 |
·Pd基催化剂的TPA研究 | 第95-9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6-98页 |
第6章 满足国四和国五排放的整体式三效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| 第98-107页 |
·引言 | 第98页 |
·试验部分 | 第98-100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98-99页 |
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99-100页 |
·三效催化剂性能评价 | 第100页 |
·试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00-106页 |
·不同贵金属负载方式对单Pd三效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100-101页 |
·Pd前驱体对单Pd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101-102页 |
·Rh前驱体对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102页 |
·催化涂层的组合方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102-103页 |
·满足欧四排放标准的三效催化剂 | 第103-104页 |
·满足欧五排放标准的前后级三效催化剂 | 第104-10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6-107页 |
第7章 Co_3O_4/ZSM-5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C_3H_8氧化的性能 | 第107-124页 |
·引言 | 第107页 |
·试验部分 | 第107-108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107-108页 |
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108页 |
·试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08-123页 |
·Co_3O_4/ZSM-5催化剂的结构特性 | 第108-110页 |
·SEM和TEM分析 | 第110-112页 |
·H_2-TPR研究 | 第112-114页 |
·FT-IR光谱 | 第114页 |
·XPS谱图 | 第114-116页 |
·Co_3O_4/ZSM-5对C_3H_8氧化的催化活性 | 第116-118页 |
·动力学研究 | 第118-120页 |
·C_3H_8催化氧化机理讨论 | 第120-122页 |
·稳定性测试 | 第122-1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3-124页 |
第8章 全文总结 | 第124-1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6-14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142-143页 |
致谢 | 第1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