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5页 |
引言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53页 |
·纳米功能材料在能量转换与储存领域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·纳米功能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| 第18-31页 |
·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| 第19-21页 |
·纳米功能材料在光阳极中的应用 | 第21-27页 |
·基于纳米颗粒的光阳极 | 第22-23页 |
·基于纳米核壳结构的光阳极 | 第23-24页 |
·基于一维纳米功能材料的光阳极 | 第24-25页 |
·基于三维纳米功能材料的光阳极 | 第25-26页 |
·基于分等级自组装结构的光阳极 | 第26-27页 |
·纳米功能材料在对电极中的应用 | 第27-31页 |
·铂对电极 | 第27-28页 |
·碳材料对电极 | 第28-30页 |
·导电聚合物对电极 | 第30页 |
·无机化合物对电极 | 第30-31页 |
·纳米功能材料在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| 第31-41页 |
·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| 第32-33页 |
·纳米功能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正极中的应用 | 第33-37页 |
·纳米颗粒正极材料 | 第34页 |
·核壳结构正极材料 | 第34-35页 |
·一维纳米结构正极材料 | 第35-36页 |
·二维纳米结构正极材料 | 第36页 |
·三维纳米结构正极材料 | 第36-37页 |
·纳米功能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| 第37-41页 |
·纳米颗粒负极材料 | 第38页 |
·中空纳米结构负极材料 | 第38-39页 |
·一维纳米结构负极材料 | 第39-40页 |
·二维纳米结构负极材料 | 第40页 |
·三维纳米结构负极材料 | 第40-41页 |
·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41-43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43-53页 |
第二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光阳极的界面修饰 | 第53-72页 |
·引言 | 第53-5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4-55页 |
·致密层的制备 | 第54页 |
·电池器件的组装 | 第54-55页 |
·材料表征及电池性能测试 | 第5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5-68页 |
·氧化锌致密层的表征 | 第55-58页 |
·氧化锌致密层对器件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·氧化锌致密层对光生电子传输及复合的影响 | 第60-64页 |
·氧化锌致密层对与传统二氧化钛致密层对器件影响机制的比较 | 第64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第三章 分等级二氧化钛微球结构优化与等离子体共振的协同效应 | 第72-89页 |
·引言 | 第72-7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74-76页 |
·分等级二氧化钛微球的制备 | 第74页 |
·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| 第74页 |
·有机溶胶的制备 | 第74-75页 |
·分等级二氧化钛微球光阳极的结构优化 | 第75页 |
·电池器件的组装 | 第75页 |
·材料表征及电池性能测试 | 第75-7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6-85页 |
·分等级二氧化钛微球及金纳米颗粒的表征 | 第76-78页 |
·TSP的结构优化及等离子共振效应对器件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 | 第78-81页 |
·TSP的结构优化及金纳米颗粒的引入对光生电子传输及复合的影响 | 第81-84页 |
·金复合有机溶胶后处理与四氯化钛水溶液后处理的效果比较 | 第84-8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86-89页 |
第四章 LiNi_(0.5)Mn_(0.5)O_2的纳米形貌控制及其对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| 第89-104页 |
·引言 | 第89-9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90-92页 |
·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的形貌控制 | 第90-91页 |
·LiNi_(0.5)Mn_(0.5)O_2纳米结构的制备 | 第91页 |
·材料表征 | 第91-92页 |
·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及器件封装测试 | 第9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92-101页 |
·氧化锰前驱体及LiNi_(0.5)Mn_(0.5)O_2纳米结构的表征 | 第92-97页 |
·球状LiNi_(0.5)Mn_(0.5)O_2纳米结构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| 第97-99页 |
·三维有序LiNi_(0.5)Mn_(0.5)O_2纳米结构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| 第99-10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1-102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102-104页 |
第五章 银镶嵌多孔硅微颗粒的制备及其在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| 第104-114页 |
·引言 | 第104-10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05-106页 |
·银镶嵌多孔硅微颗粒的制备 | 第105页 |
·材料表征 | 第105页 |
·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制备及器件封装 | 第105-10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06-111页 |
·银镶嵌多孔硅微颗粒的表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| 第106-109页 |
·银镶嵌多孔硅微颗粒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| 第109-11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1-112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112-114页 |
第六章 研究工作总结及展望 | 第114-116页 |
·研究工作总结 | 第114-115页 |
·展望 | 第115-116页 |
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116-119页 |
致谢 | 第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