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民用建筑论文--公共建筑论文--展览馆、博物馆、美术馆论文

会展空间的可视性研究--以上海世博会场馆为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13页
   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及范畴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第12-13页
第2章 空间中可视性与会展空间的阐述第13-20页
   ·空间中可视性的阐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可辨识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可欣赏性第14页
   ·会展空间的阐述第14-19页
     ·关于会展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关于会展空间中的艺术设计第17-19页
   ·可视性与会展空间的关系第19-20页
第3章 可视性在会展空间设计中的表达第20-32页
   ·空间设计中可视性的体现载体第20-24页
     ·指示导向系统设计第20-21页
     ·道具设计与陈列设计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空间规划设计第22-24页
   ·关于会展空间中可视性的表达语汇第24-32页
     ·形态语汇第24-27页
     ·色彩语汇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文字语汇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光照语汇第30页
     ·材料质感语汇第30-32页
第4章 会展空间中影响可视性的因素第32-38页
   ·会展展出的场地、风格、布局、主题对可视性的影响第32-34页
     ·展出场地第32页
     ·空间风格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空间规划布局第33页
     ·展出主题与内容第33-34页
   ·当地地域文化对可视性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·参观者的需求对可视性的影响第35页
   ·可视性的设计要体现低碳节能第35-36页
   ·时代精神对可视性的影响第36-38页
第5章 典型案例分析——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为例第38-44页
   ·中国馆会展设计的总体理念第38页
   ·中国馆中可视性的体现第38-44页
     ·场馆的外观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·外观形态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外观色彩第39页
       ·外观字体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场馆内部空间的可视性探析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·指示导向系统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·道具设计与陈列设计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·空间规划设计第43-44页
第6章 会展空间中可视性发展的探索第44-47页
   ·可视性国际化与民族化特征第44页
   ·高科技的虚拟可视性及创意可视性所占据的比例增加第44-46页
   ·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会展空间中的进一步体现第46页
   ·可视性需深化低碳节能设计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后记第49-5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水力平衡与优化
下一篇:新型大柱网预应力混凝土格梁结构受力性能和设计理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