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州市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
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21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| ·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6页 |
| ·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6页 |
| ·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6-21页 |
| ·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6-18页 |
| ·生态畜牧业理论 | 第18-19页 |
| ·畜牧产业化经营理论 | 第19-21页 |
| 第二章 台州生猪产业的定位分析 | 第21-28页 |
| ·台州畜牧业的经济地位 | 第21-24页 |
| ·畜牧业产值变化 | 第21-22页 |
| ·畜牧产值在GDP中构成比例 | 第22-23页 |
| ·在农民家庭收入中的作用变化 | 第23-24页 |
| ·生猪养殖的畜牧地位 | 第24页 |
| ·生猪产业的省内地位 | 第24-25页 |
| ·生猪产业的定位分析 | 第25-28页 |
| ·产业模式的定位 | 第25-26页 |
| ·政府层面对畜牧产业定位 | 第26页 |
| ·留守农民眼中的生猪产业 | 第26页 |
| ·畜牧兽医从业者心理定位 | 第26页 |
| ·产业方向的确定 | 第26-28页 |
| 第三章 台州生猪产业的结构分析 | 第28-35页 |
| ·养殖规模及区域分布 | 第28-29页 |
| ·生猪养殖规模 | 第28-29页 |
| ·生猪养殖区域 | 第29页 |
| ·养殖主体与养殖模式分析 | 第29-33页 |
| ·散户养殖 | 第29-30页 |
| ·集中养殖 | 第30-31页 |
| ·规模养殖 | 第31页 |
| ·合作养殖 | 第31-32页 |
| ·养殖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养殖方式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专业饲养商品肉猪 | 第33页 |
| ·专业生产销售仔猪 | 第33页 |
| ·自繁自育全程饲养 | 第33-35页 |
| 第四章 生猪市场的运行分析 | 第35-42页 |
| ·生猪产销方式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·生猪生产和经营情况 | 第35页 |
| ·生猪定点屠宰情况 | 第35-36页 |
| ·生猪产销运作情况及剖析 | 第36-37页 |
| ·市场行情波动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·生猪生产周期性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生猪生产影响分析 | 第39-42页 |
| ·生产成本影响 | 第39页 |
| ·市场价格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动物疫情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政策导向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第五章 台州生猪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2-47页 |
| ·有利因素 | 第42-44页 |
| ·认识偏差 | 第44-45页 |
| ·养猪排泄物造成污染,影响生态环境 | 第44页 |
| ·台州人多地少,畜牧业发展空间不大 | 第44页 |
| ·台州经济发展很快,畜牧业比较效益低 | 第44-45页 |
| ·制约因素 | 第45-47页 |
| ·新建猪场、原有场扩建困难 | 第45页 |
| ·环保整治压力加大 | 第45页 |
| ·生猪养殖行情及疫病风险的影响 | 第45页 |
| ·台州的生猪产销体制 | 第45-46页 |
| ·其它 | 第46-47页 |
| 第六章 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与措施 | 第47-63页 |
| ·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| 第47-48页 |
| ·制定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| 第48-49页 |
| ·加强环境控制与治理 | 第49-51页 |
| ·发展适度规模的生态养殖 | 第51-53页 |
| ·加强疫病控制与流通监管 | 第53-55页 |
| ·实施生猪安全生产工程 | 第55-56页 |
| ·加快组织化与产业化进程 | 第56-57页 |
| ·建立生产风险预警机制 | 第57-59页 |
| ·集中资源进行重点扶持 | 第59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