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总论 | 第8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历史的召唤 | 第8页 |
·现实的需求 | 第8页 |
·未来的趋势 | 第8-9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9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现代物流业是淮安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发动机 | 第9页 |
·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提高淮安市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及发展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基本理论和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文献研究法 | 第13页 |
·定性和定量分析法 | 第13页 |
·实证研究法 | 第13页 |
·本文的框架内容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淮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与条件 | 第14-21页 |
·物流 | 第14-15页 |
·现代物流的概念及发展 | 第14页 |
·现代物流的特征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| 第15页 |
·淮安市物流业发展现状与条件 | 第15-21页 |
·总体情况 | 第15-16页 |
·淮安主要物流企业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基础设施条件 | 第17-19页 |
·信息系统现状 | 第19-20页 |
·现有市场环境与政策条件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淮安市现代物流业需求及预测 | 第21-40页 |
·淮安市现代物流业需求分析 | 第21-24页 |
·淮安市市域范围内物流需求的特点 | 第21-23页 |
·淮安市及与周边地区经济活动引发的物流需求 | 第23-24页 |
·淮安市现代物流业总体规模预测 | 第24-40页 |
·国内生产总值(GDP)预测 | 第24-26页 |
·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预测 | 第26-27页 |
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测 | 第27-30页 |
·淮安市客运和货运预测 | 第30-40页 |
第四章 淮安市现代物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 | 第40-61页 |
·淮安市现代物流业外部环境分析 | 第40-47页 |
·流通全球化对淮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| 第40-41页 |
·相关经济政策和决策对淮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推动作用 | 第41-43页 |
·苏北经济的提速对淮安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·相对于苏北其它城市淮安依赖物流业成为新增长极的可能性 | 第45-47页 |
·淮安现代物流业内部条件分析 | 第47-57页 |
·淮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态势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淮安现代物流业产业主体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淮安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分析 | 第51-54页 |
·淮安现代物流业物流、人流分析 | 第54-57页 |
·发展淮安现代物流业的综合分析 | 第57-61页 |
·淮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条件 | 第57-59页 |
·淮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劣势条件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淮安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 | 第61-66页 |
·指导思想 | 第61页 |
·战略目标 | 第61页 |
·发展战略类型 | 第61-63页 |
·内育外引 | 第61-62页 |
·内聚外延 | 第62-63页 |
·内网外合 | 第63页 |
·重点建设项目 | 第63-66页 |
·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建设 | 第64页 |
·物流节点建设 | 第64-65页 |
·配套物流中心建设 | 第65-66页 |
第六章 加快淮安物流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| 第66-70页 |
·解放思想,破除物流业发展的思想瓶颈 | 第66页 |
·进一步完善支持和鼓励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| 第66页 |
·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和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企业 | 第66-67页 |
·努力搭建现代物流业信息平台 | 第67-68页 |
·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,推动特色物流发展 | 第68页 |
·大力培养引进物流人才 | 第68页 |
·发挥政府引导作用,促进物流业加快发展 | 第68-70页 |
第七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70-72页 |
·研究结果 | 第70页 |
·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71页 |
·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