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模式交通信号控制机的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·交通信号控制机的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·交通信号控制机的发展及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多模式信号机需求分析及接口设计 | 第15-20页 |
·多模式信号机需求分析 | 第15页 |
·多模式信号机整体设计 | 第15-16页 |
·多模式信号机通信接口设计 | 第16-19页 |
·多模式信号机与检测设备通信接口设计 | 第16-18页 |
·多模式信号机与控制中心通信接口设计 | 第18-19页 |
·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多模式信号机通信协议研究与制订 | 第20-39页 |
·通信协议设计基础 | 第20-22页 |
·OSI 分层结构 | 第20-21页 |
·OSI 各层功能 | 第21-22页 |
·多模式信号机与检测设备通信设计 | 第22-32页 |
·CAN 总线技术基础 | 第22-24页 |
·与检测设备通信协议设计要求 | 第24页 |
·CAN 总线通信帧格式及说明 | 第24-27页 |
·CAN 总线通信帧传输协议 | 第27-29页 |
·CAN 总线通信网络管理 | 第29-32页 |
·多模式信号机与控制中心通信设计 | 第32-38页 |
·以太网通信技术基础 | 第32-35页 |
·与控制中心通信协议设计要求 | 第35页 |
·以太网通信帧格式及说明 | 第35页 |
·以太网应用关键技术 | 第35-38页 |
·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多模式信号机硬件设计 | 第39-49页 |
·系统硬件需求分析 | 第39页 |
·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| 第39-41页 |
·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| 第39-40页 |
·微处理器的选型及特点 | 第40页 |
·外围电路的选型及设计 | 第40-41页 |
·外围电路原理图 | 第41-48页 |
·电源模块及复位电路 | 第41-43页 |
·SDRAM 模块 | 第43-44页 |
·Nand Flash 模块 | 第44页 |
·以太网接口模块 | 第44-45页 |
·CAN 总线接口扩展 | 第45-46页 |
·CAN 总线系统抗干扰设计 | 第46-48页 |
·系统电路 PCB 设计要点 | 第48页 |
·地线设计 | 第48页 |
·去耦电容配置 | 第48页 |
·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多模式信号机软件设计 | 第49-69页 |
·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| 第49页 |
·BootLoader 的实现 | 第49-51页 |
·Bootloader 简介 | 第49-50页 |
·Bootloader 启动流程 | 第50-51页 |
·Linux 操作系统的移植 | 第51-53页 |
·makefile 规则介绍 | 第51-52页 |
·Linux 内核编译 | 第52-53页 |
·驱动程序的实现 | 第53-63页 |
·Linux 驱动程序设计基础 | 第53-55页 |
·CAN 总线驱动程序设计 | 第55-59页 |
·以太网驱动程序设计 | 第59-63页 |
·应用程序的实现 | 第63-68页 |
·应用程序的编程 | 第63-66页 |
·应用程序的编译 | 第66-67页 |
·应用程序的移植 | 第67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多模式信号机系统实现 | 第69-71页 |
·程序下载 | 第69-70页 |
·下载工具 | 第69页 |
·下载软件 | 第69-70页 |
·多模式信号机系统测试 | 第70-71页 |
论文总结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附件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