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情景规划法的文化旅游区规划实证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4页 |
·选题背景与依据 | 第11-13页 |
·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形势 | 第11页 |
·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政策动力 | 第11-12页 |
·文化旅游区建设的广泛兴起 | 第12-13页 |
·多元化领域下的学科交融 | 第13页 |
·研究对象的范围、目的与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对象的范围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·创新点 | 第14页 |
·研究设想与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文献研究法 | 第14页 |
·实地调查法 | 第14页 |
·个案研究法 | 第14-15页 |
·归纳统计法 | 第15页 |
·系统分析法 | 第15页 |
·预期结果与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·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| 第15-23页 |
·商业领域中的情景规划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情景规划与城市规划结合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8页 |
·目标框架类 | 第16-17页 |
·数理模型类 | 第17-18页 |
·动态弹性类 | 第18页 |
·城市规划领域中的情景规划评析 | 第18-21页 |
·文化旅游区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 | 第21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文化旅游区发展与基础理论 | 第24-31页 |
·文化旅游产业基础概念 | 第24-25页 |
·文化与文化产业 | 第24页 |
·旅游产业 | 第24-25页 |
·文化旅游 | 第25页 |
·文化旅游区规划发展趋势与现状 | 第25-28页 |
·文化旅游区界定 | 第25-26页 |
·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形态分类 | 第26页 |
·文化旅游区规划发展趋势 | 第26-27页 |
·注重旅游项目设计 | 第26页 |
·注重景观系统表现 | 第26-27页 |
·注重旅游地产开发 | 第27页 |
·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| 第27页 |
·文化旅游区设计现状问题 | 第27-28页 |
·硬件不足以突出文化旅游区的特色 | 第28页 |
·铺张建设、资源损耗严重 | 第28页 |
·配套项目和设施不足,发展不均衡 | 第28页 |
·文化旅游区空间理论基础 | 第28-29页 |
·文化资本理论 | 第28-29页 |
·区位理论 | 第29页 |
·产业集聚理论 | 第29页 |
·内化理论 | 第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情景规划方法的理论基础与应用 | 第31-35页 |
·情景规划方法相关概念 | 第31-32页 |
·如何理解“情景” | 第31页 |
·什么是“情景规划” | 第31-32页 |
·城市规划领域中的情景规划界定 | 第32页 |
·情景规划的特征与作用 | 第32-34页 |
·情景规划的特征 | 第32-33页 |
·情景规划的作用 | 第33-34页 |
·情景规划可提高系统的系统性 | 第34页 |
·情景规划有助于改善心智模式 | 第34页 |
·情景规划可激发雄心、想象和创造力 | 第34页 |
·情景规划有助于学习型组织的深化 | 第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情景规划实践的前期准备 | 第35-47页 |
·情景始入 | 第35-38页 |
·原始开发方式 | 第35-36页 |
·商业领域中情景规划路径 | 第36-38页 |
·情景规划与文化旅游区规划结合的适用性评价 | 第38-39页 |
·存在形态 | 第38页 |
·开发特点 | 第38页 |
·产业作用 | 第38-39页 |
·引入文化旅游区规划项目 | 第39-43页 |
·文化旅游区规划项目的引入 | 第39-40页 |
·项目的流程与安排 | 第40-43页 |
·人事组织与参与 | 第43-46页 |
·情景规划主持人 | 第43页 |
·团队成员 | 第43-44页 |
·决策者的理解与参与 | 第44-46页 |
·为何需要决策者的直接参与 | 第44页 |
·如何使决策者参与 | 第44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情景分析基础的奠定 | 第47-55页 |
·定义决策焦点 | 第47-48页 |
·定义焦点的目的何在 | 第47页 |
·核心焦点有哪些内容 | 第47-48页 |
·“猎取”构想 | 第48-49页 |
·确定主题 | 第48页 |
·收集资料 | 第48-49页 |
·二次研究 | 第49页 |
·识别关键影响因素 | 第49-51页 |
·确定项目中心任务与目标 | 第49-50页 |
·识别并探讨关键因素 | 第50-51页 |
·识别关键力量和驱动因素 | 第51-52页 |
·开展专项问题研究 | 第52-54页 |
·为何需要开展专题研究 | 第52页 |
·如何开展专题研究 | 第52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6章 情景的建立 | 第55-63页 |
·评估动力因素——“点” | 第55-56页 |
·为何需要评估动力因素 | 第55页 |
·矩阵分析法 | 第55-56页 |
·识别“逻辑主轴”——“线” | 第56-58页 |
·“逻辑主轴”具备的特征 | 第57页 |
·形成关键的“逻辑主轴” | 第57-58页 |
·构建情景关键区域——“面” | 第58-62页 |
·开发情景的数目 | 第58页 |
·构建情景的标准 | 第58-59页 |
·描绘情景轮廓 | 第59-60页 |
·从情景分析到决策 | 第60-61页 |
·从情景决策到评估 | 第61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7章 跨越情景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鸿沟 | 第63-68页 |
·书面文字“精简化” | 第63-64页 |
·为何精简 | 第63-64页 |
·如何精简 | 第64页 |
·情景描述“图形化” | 第64-65页 |
·情景评估“专业化” | 第65-66页 |
·操作演示“直观化” | 第66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8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附录1 | 第74-75页 |
附录2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