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提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2-44页 |
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5页 |
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文献综述 | 第16-36页 |
一、 关于“课程”概念的形成 | 第17-20页 |
二、 课程理论的相关研究 | 第20-26页 |
三、 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概况 | 第26-36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 | 第36-42页 |
一、 研究方法 | 第36-38页 |
二、 研究范围与限制 | 第38-41页 |
三、 研究对象 | 第41-42页 |
四、 研究步骤 | 第42页 |
第五节 研究架构 | 第42-44页 |
一、 架构说明 | 第42-43页 |
二、 架构图 | 第43-44页 |
第二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 | 第44-85页 |
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| 第44-57页 |
一、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的法源依据 | 第44-46页 |
二、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演进 | 第46-57页 |
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| 第57-74页 |
一、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的法源依据 | 第57-70页 |
二、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演进 | 第70-74页 |
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历史背景之比较研究 | 第74-83页 |
一、 社会因素 | 第74-76页 |
二、 经济因素 | 第76-78页 |
三、 文化因素 | 第78-83页 |
小结 | 第83-85页 |
第三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 | 第85-102页 |
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分析 | 第85-92页 |
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分析 | 第92-97页 |
一、 九年一贯新课程实施前的课程标准 | 第92-93页 |
二、 九年一贯新课程实施后的课程标准 | 第93-97页 |
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之比较研究 | 第97-100页 |
一、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之相似点 | 第98-99页 |
二、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之不同点 | 第99-100页 |
小结 | 第100-102页 |
第四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分析 | 第102-122页 |
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分析 | 第102-107页 |
(一) 1956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| 第102页 |
(二) 1961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| 第102-103页 |
(三) 1978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| 第103-104页 |
(四) 1987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| 第104-105页 |
(五) 1992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| 第105-106页 |
(六) 2000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| 第106页 |
(七) 2001 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| 第106-107页 |
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及其特点 | 第107-117页 |
一、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规划重点 | 第107-112页 |
二、 台湾地区小学九年一贯课程实施后体育教学 | 第112-117页 |
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 | 第117-120页 |
一、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之相似点 | 第117-118页 |
二、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之不同点 | 第118-120页 |
小结 | 第120-122页 |
第五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的研究 | 第122-134页 |
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管理 | 第122-125页 |
一、 课程改革前的课程管理观 | 第122-123页 |
二、 课程改革后的课程管理观 | 第123-125页 |
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管理 | 第125-130页 |
一、 课程改革后的课程管理观 | 第126-127页 |
二、 课程改革后的课程发展观 | 第127-130页 |
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之比较研究 | 第130-131页 |
一、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之相似点 | 第130-131页 |
二、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管理之不同点 | 第131页 |
小结 | 第131-134页 |
第六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评价的分析 | 第134-171页 |
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的课程评价分析 | 第134-152页 |
一、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评价概述 | 第134-135页 |
二、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课程评价改革重点 | 第135-152页 |
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课程的评量 | 第152-166页 |
一、 台湾地区课程改革前的学习评量 | 第152-157页 |
二、 台湾地区课程改革后的学习评量 | 第157-165页 |
三、 台湾地区学习评量上所面临的问题 | 第165-166页 |
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课程评价的比较研究 | 第166-169页 |
一、 海峡两岸在小学体育课程评价上的相似点 | 第167-169页 |
二、 海峡两岸在小学体育课程评价上的不同点 | 第169页 |
小结 | 第169-171页 |
第七章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之研究 | 第171-183页 |
第一节 大陆地区小学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| 第171-175页 |
一、 大陆地区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观点 | 第172-173页 |
二、 大陆地区地区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概念 | 第173-175页 |
第二节 台湾地区小学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| 第175-178页 |
一、 台湾地区教师角色转变的重点 | 第175-176页 |
二、 台湾地区教育改革教师角色转变的未来趋势 | 第176-178页 |
第三节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之比较 | 第178-182页 |
一、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之相同点 | 第178-179页 |
二、 海峡两岸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变之差异点 | 第179-182页 |
小结 | 第182-183页 |
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| 第183-190页 |
第一节 研究结论 | 第183-188页 |
第二节 建议 | 第188-1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0-20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202-203页 |
附件 | 第203-207页 |
附录一: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| 第203-205页 |
附录二: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 | 第205-207页 |
致谢 | 第207-2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