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5页 |
·选题的依据与背景 | 第12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主要的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·研究的相关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我国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| 第15-30页 |
·政府类投资项目简介 | 第15-17页 |
·政府类投资项目的提出 | 第15页 |
·政府类投资项目定义的提出 | 第15页 |
·政府类投资项目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·政府类投资项目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·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采用的价值取向 | 第17页 |
·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结果的效率和公平 | 第17页 |
·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过程的民主和科学 | 第17页 |
·我国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体制现状的介绍 | 第17-19页 |
·我国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方式的变革 | 第17-18页 |
·我国政府类投资项目在管理体制上的现状 | 第18-19页 |
·我国政府类投资项目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2页 |
·管理制度不健全 | 第19-20页 |
·管理方式不能明确 | 第20页 |
·混淆项目业主和管理主体 | 第20-22页 |
·国内主要的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模式 | 第22-30页 |
·深圳市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模式 | 第22-24页 |
·珠海市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模式 | 第24-26页 |
·上海市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模式 | 第26-28页 |
·厦门市政府类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 | 第28-29页 |
·石家庄行政事业单位项目建设管理中心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类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 | 第30-36页 |
·美国的管理模式 | 第30页 |
·英国的管理模式 | 第30-31页 |
·德国的管理模式 | 第31-33页 |
·德国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概况 | 第31-32页 |
·政府采购制度 | 第32页 |
·政府类投资项目的监管 | 第32-33页 |
·日本的管理模式 | 第33页 |
·新加坡的管理模式 | 第33-34页 |
·香港的管理模式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国内外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| 第36-42页 |
·国内政府类投资项目比较 | 第36-40页 |
·珠海模式 | 第36页 |
·深圳模式 | 第36-37页 |
·厦门模式 | 第37-38页 |
·上海模式 | 第38-40页 |
·国内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| 第40页 |
·发达国家和地区项目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 | 第40页 |
·WTO及GPA对我国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招投标模式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国际管理模式的学习 | 第41-42页 |
·对政府类投资项目与非政府类投资项目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 | 第41页 |
·充分发挥专业人士和咨询组织的作用 | 第41页 |
·政府类投资项目向私人资本开放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对我国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改革建议 | 第42-47页 |
·总体的思路 | 第42页 |
·如何设计政府类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 | 第42-44页 |
·管理基本模型 | 第42-43页 |
·设计目标模式 | 第43-44页 |
·目标模式下如何管理政府类投资项目 | 第44页 |
·强化政府类投资项目的管理的具体措施 | 第44-45页 |
·推广政府类投资项目的工程采购制度 | 第44-45页 |
·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| 第45页 |
·完善评审制度 | 第45页 |
·提高并完善政府类投资项目管理在体制上配套的改革 | 第45-47页 |
·完善管理法律体系 | 第45-46页 |
·政府监督应大大的增强,要切实防止代理人问题 | 第46页 |
·施行政府类投资项目的工程保险及担保制度 | 第46-47页 |
结论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