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艺术论文--建筑艺术理论论文

山地城市-建筑-雕塑:人居环境的空间美学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图表索引第10-16页
1 绪论第16-34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6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背景第17-19页
     ·选题的意义第19-21页
   ·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1-26页
     ·国外相关研究第21-24页
     ·国内相关研究第24-26页
   ·论文的内容与结构第26-30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逻辑构成(技术框图)第26-28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内容构成第28-29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技术构成第29页
     ·创新点与不足第29-30页
   ·研究的困难第30-34页
2 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基本构成第34-52页
   ·“空间”释义第34-36页
     ·空间体验的缘起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抽象的空间概念第35-36页
   ·不同语境下的空间构成第36-47页
     ·建筑学语境下的空间构成第36-40页
     ·美术学语境下的空间构成第40-47页
   ·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节点、标志的艺术体系第47-50页
     ·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艺术概念的界定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山地城市-建筑-雕塑:人居环境空间节点、标志的艺术体系第48-50页
   ·小结第50-52页
3 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审美演进与文化脉络第52-136页
   ·自然的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第52-73页
     ·空间艺术的神话背景第53-58页
     ·立规矩、定方圆的图形化城市第58-62页
     ·辨方位、重数理的隐喻性建筑第62-67页
     ·刻石木、竖图腾的祭祀性雕塑第67-73页
   ·自觉的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第73-104页
     ·空间艺术的英雄情结第73-75页
     ·设路径、重体验的山地城市第75-83页
     ·法比例、重节奏的山地建筑第83-94页
     ·塑形意、求理想的山地雕塑第94-104页
   ·自主的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第104-133页
     ·空间艺术的人文思想第104-107页
     ·现代山地城市空间艺术第107-128页
     ·演进中的迷茫第128-133页
   ·小结第133-136页
4 我们如何审美——关于空间的美学思辨第136-156页
   ·空间美学的认知基础第136-140页
     ·空间审美的理论基础:“先验结构(图式)”第136-138页
     ·空间审美基础的形成:“建构”与“内化”第138-139页
     ·空间审美的能动反馈:“表象”和“意志”第139-140页
   ·空间美学的心物辩证推演第140-146页
     ·人的天然性与文化性第140-142页
     ·先验与经验的等价性推论第142-144页
     ·基于宇宙能量的心物辨证第144-146页
   ·“三位一体”的空间美学思维第146-154页
     ·三位一体的空间存在第146-148页
     ·三位一体的空间觉悟第148-151页
     ·三位一体的空间审美第151-154页
   ·小结第154-156页
5 艺术如何表现——基于空间美学的艺术建构第156-215页
   ·空间艺术的符号学途径第156-162页
     ·符号的一般特性第156-159页
     ·空间艺术符号的特殊性第159-162页
   ·空间艺术的意、象、形第162-175页
     ·传统观念中的二维——“形”和“意”第162-170页
     ·创造性思维与建构的关键——第三维的“象”第170-175页
   ·“象”的构成及其关联机制第175-210页
     ·“象”的内在构成第175-180页
     ·“式——势”关联的具体讨论第180-210页
   ·空间艺术的意、象、形三位一体第210-214页
   ·小结第214-215页
6 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建构与山地实践第215-249页
   ·人居环境空间艺术的建构逻辑第215-229页
     ·类型一:“观物取象”、“以形写意”的建构逻辑第216-220页
     ·类型二:“直觉潜行”、“意象交织”的建构逻辑第220-223页
     ·类型三:“抽象秩序”、“公里推定”的建构逻辑第223-229页
   ·“立意-成象-构形”的山地城市雕塑建构方法第229-237页
     ·山地城市雕塑的“立意”第229-232页
     ·山地城市雕塑的“成象”第232-235页
     ·山地城市雕塑的“构形”第235-237页
   ·山地人居环境空间节点、标志的艺术化实践第237-247页
     ·山地城市空间.建筑.雕塑第238-242页
     ·山地城市建筑.雕塑第242-244页
     ·山地城市雕塑第244-247页
   ·小结第247-249页
7 结论第249-253页
   ·空间美学真-善-悟三位一体的场所精神第249-250页
   ·空间美学意-象-形三位一体的艺术建构第250-251页
   ·空间美学再思考第251-253页
致谢第253-255页
参考文献第255-261页
附录第261-262页
 A. 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目录第261页
 B. 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部分规划、创作、研究项目第261-262页

论文共2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的抗风可靠度研究
下一篇:时空融合观念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现象与特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