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5页 |
·研究目标、内容和方法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研究方法概述 | 第20-27页 |
·CLUE-S 模型 | 第20-24页 |
·CLUE-S 模型原理 | 第20页 |
·CLUE-S 模型框架 | 第20-24页 |
·GIS 空间分析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土地利用类型转出率 | 第25-26页 |
·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27-31页 |
·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 | 第27-29页 |
·地理位置和范围 | 第27-28页 |
·地形、地貌特征 | 第28页 |
·气候、土壤和植被 | 第28-29页 |
·水文特征 | 第29页 |
·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 | 第29页 |
·研究区人口和社会经济统计特征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数据源与土地利用数据处理 | 第31-38页 |
·数据源与数据获取 | 第31-32页 |
·数据处理与土地利用/土地覆被解译 | 第32-38页 |
·遥感影像处理 | 第32-34页 |
·土地利用/土地覆被数据的目视解释 | 第34-38页 |
第五章 湟水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变化模拟 | 第38-50页 |
·CLUE-S 模型驱动因子的选取和处理 | 第38-40页 |
·驱动因子选取原则 | 第38页 |
·驱动因子的选取 | 第38-39页 |
·驱动因子的处理 | 第39-40页 |
·Logistic 回归结果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CLUE-S 模型设置 | 第42-47页 |
·模拟栅格单元设置 | 第42页 |
·土地利用转换规则设置 | 第42-43页 |
·土地利用需求文件设置 | 第43-44页 |
·模拟参数文件 | 第44-47页 |
·模拟结果 | 第47-50页 |
第六章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模拟结果精度验证 | 第50-54页 |
·精度验证方法 | 第50-51页 |
·精度评价 | 第51-54页 |
第七章 湟水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及可持续发展调控对策 | 第54-67页 |
·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构建 | 第54-55页 |
·未来 20 年(2008~2027)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模拟 | 第55-56页 |
·情景模拟结果比较 | 第56-58页 |
·湟水流域 LUCC 驱动力分析和可持续发展调控对策 | 第58-67页 |
·1987~1996 年驱动因子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1996~2007 年驱动因子分析 | 第61-65页 |
·湟水流域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调控对策 | 第65-67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70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7-68页 |
·讨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7页 |
附录 | 第77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