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系统论文--自动控制、自动控制系统论文

Actor模型在工业流水线控制系统的应用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目录第8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·课题来源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和前景第12-18页
     ·国内流水线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外流水线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·流水线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流水线控制系统的发展前景第17-18页
   ·本文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本文研究工作第18页
     ·本文内容安排第18-20页
第二章 理论背景及相关技术介绍第20-28页
   ·传统多线程并发存在的问题第20页
   ·几种基于消息传递的多线程并发模型第20-24页
     ·Actor 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·ABCL/1 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·Hybrid 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·已有的 Actor 模型的实现语言第24-26页
     ·Erlang 语言第24-25页
     ·Scala 语言第25-26页
   ·选择 Java 开发 Actor 模型的原因第2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6-28页
第三章 Actor 模型的设计与实现第28-47页
   ·模型设计目标第28页
   ·模型总体介绍第28-31页
   ·模型软件架构第31-32页
   ·模型具体实现第32-46页
     ·消息队列的构造第32-35页
     ·MessageReceptor 类第35-36页
     ·Communicator 类第36页
     ·ActionDispatcher 类第36-37页
     ·Actor 类第37页
     ·Action 类第37-38页
     ·任务调度第38-4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四章 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第47-62页
   ·生产背景介绍第47-50页
   ·系统控制逻辑第50-52页
   ·系统实现架构第52-54页
   ·生产控制逻辑第54-6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五章 系统测试第62-68页
   ·实际生产测试第62-64页
     ·测试过程及环境第62页
     ·系统功能测试第62-63页
     ·系统性能测试第63-64页
   ·效率对比与分析第64-68页
     ·效率对比第64页
     ·效率分析第64-68页
总结与展望第68-69页
 本文工作总结第68页
 今后研究展望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-73页
致谢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自适应网络I/O模型的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控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