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工作论文

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导言第11-15页
 (一) 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1. 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2. 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(二) 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第12-13页
  1. 国外研究情况第12页
  2. 国内研究情况第12-13页
 (三) 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第13页
 (四) 创新与不足第13-15页
一、大学生村官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第15-24页
 (一) 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特征第15-16页
  1. 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第15-16页
  2. 新农村建设的特征第16页
 (二) 大学生村官的相关概念第16-17页
  1. 大学生村官第16-17页
  2. 大学生村官计划第17页
 (三) 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渊源及背景第17-20页
  1. 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渊源及发展历程第17-18页
  2. 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8-20页
 (四) 大学生村官出现的重大意义第20-22页
  1. 开拓新的就业渠道,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第20-21页
  2. 开辟了人才回流农村的通道第21页
  3. 大学生担任村官可大大促进新农村建设第21页
  4. 为党和国家党政机关提供人才储备第21-22页
  5. 拓宽了人才培养和锻炼的有效途径第22页
 (五) 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不同观点的交锋第22-24页
二、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分析第24-39页
 (一) 大学生村官的现状第24-27页
  1. 提升了农村基层干部素质,规范了基层工作第24-25页
  2. 推动新农村生产发展,带领农民走上致富道路第25-26页
  3. 促进乡风文明,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第26页
  4. 加快基层民主管理进程,推进法制建设第26-27页
 (二) 大学生村官队伍存在的问题第27-30页
  1. 没有真正融入农村第27-28页
  2. 没有发挥好自身优势解决实际问题第28-29页
  3. 个别地方大学生村官流失严重第29页
  4. 大学生村官出路狭窄第29-30页
 (三) 大学生村官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-39页
  1. 大学生村官不同表现的斜坡球体理论分析第30-34页
  2. 大学生村官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4-39页
三、完善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第39-49页
 (一) 大学生村官自身要自觉锻造和完善自我,服务基层第39-42页
  1. 理性选择,端正态度第39-40页
  2. 积极融入,加强学习第40页
  3. 找准位置,发挥优势第40-41页
  4. 学会自我调适和自我干预第41-42页
 (二) 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配套机制,做好服务与管理第42-46页
  1. 成立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机构第42页
  2. 政策优惠引来人第42-43页
  3. 完善程序选对人第43页
  4. 完善机制用好人第43-45页
  5. 创新管理措施留住人第45-46页
  6. 疏通渠道使其流得动第46页
 (三) 其他社会力量要提供充分的支持第46-49页
  1. 媒体积极予以舆论支持和引导第46-47页
  2. 学校积极帮扶第47页
  3. 村干部和村民积极帮助第47-49页
结语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附录第52-54页
致谢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内蒙古农村牧区妇女创业就业问题探析--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为例
下一篇: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