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7页 |
·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未来发展趋势 | 第14页 |
·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4-17页 |
·论文主要内容 | 第14-16页 |
·论文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| 第17-22页 |
·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| 第17-19页 |
·产业集聚的含义 | 第17页 |
·产业集聚理论概述 | 第17-19页 |
·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| 第19-21页 |
·区域经济增长的内涵 | 第19-20页 |
·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演进 | 第20-21页 |
·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内生互动的理论分析 | 第22-26页 |
·理论模型的基本条件 | 第22页 |
·理论模型的参数及变量设置 | 第22-24页 |
·集聚与增长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| 第24-25页 |
·前向连接关系,即经济增长促进集聚 | 第24页 |
·后向连接关系,即集聚促进经济增长 | 第24-25页 |
·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4章 产业集聚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6-33页 |
·产业集聚的测度 | 第26-28页 |
·我国工业产业集聚度的描述 | 第28-29页 |
·各省市自治区产业集聚程度排名 | 第28-29页 |
·我国三大地区(东部、中部及西部)产业集聚程度历年变化情况 | 第29页 |
·工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5章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生性检验 | 第33-44页 |
·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的选择 | 第33-35页 |
·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集聚度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3页 |
·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的选取 | 第33-35页 |
·数据形式及其来源 | 第35-36页 |
·联立方程组模型的识别与估计 | 第36-37页 |
·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 | 第36-37页 |
·联立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 | 第37页 |
·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| 第37-43页 |
·全部地区的回归结果 | 第37-39页 |
·分地区(东、中、西)的回归结果 | 第39-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4-48页 |
·总结 | 第44-45页 |
·本研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| 第45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45-47页 |
·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政策建议 | 第45-46页 |
·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建议 | 第46-47页 |
·展望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附录 | 第52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