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 研究背景、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页 |
2 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2页 |
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两型社会城郊型小城镇生态规划理论及方法探讨 | 第14-24页 |
1 两型社会概况 | 第14-15页 |
·两型社会的提出 | 第14页 |
·两型社会的内涵 | 第14-15页 |
2 小城镇的基本概念 | 第15页 |
·小城镇的概念 | 第15页 |
·城郊型小城镇 | 第15页 |
3 小城镇生态规划理论探讨 | 第15-21页 |
·生态规划基本内涵 | 第15-16页 |
·小城镇生态规划 | 第16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16-18页 |
·指导原则 | 第18-19页 |
·规划程序 | 第19-20页 |
·规划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4 规划指标优化方法 | 第21-24页 |
·层次分析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可持续发展度的计算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两型社会城郊型小城镇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| 第24-36页 |
1 各种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| 第24-27页 |
·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 | 第24-25页 |
·国内各类城市、乡镇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5-26页 |
·借鉴与启示 | 第26-27页 |
2 两型社会城郊型小城镇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27-29页 |
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27页 |
·指标的选取原则 | 第27页 |
·指标体系的建立程序 | 第27-28页 |
·指标的确定 | 第28-29页 |
·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29页 |
3 两型社会城郊型小城镇生态建设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| 第29-36页 |
·规划指标的设置 | 第29-30页 |
·构建层次结构 | 第30-31页 |
·构造判断矩阵 | 第31-34页 |
·确定指标权重系数 | 第34页 |
·一致性检验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夏铎铺镇规划指标体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的应用 | 第36-51页 |
1 夏铎铺镇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环境系统调查与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经济系统调查与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社会系统调查与分析 | 第38-39页 |
2 夏铎铺镇规划指标体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| 第39-48页 |
·数据的收集和目标值的确定 | 第39-41页 |
·无量纲化处理 | 第41-44页 |
·可持续发展度的计算 | 第44-45页 |
·夏铎铺镇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| 第45-48页 |
3 夏铎铺镇生态建设建议 | 第48-51页 |
·调整产业结构,发展生态经济 | 第48-49页 |
·推进节能减排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| 第49页 |
·缩小城乡差异,实施城乡一体化工程建设 | 第49页 |
·加强农村环境建设,实施人居环境工程建设 | 第49-50页 |
·完善社会保障制度,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| 第50页 |
·完善公众参与机制,构建和谐社会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1-53页 |
1 研究结论 | 第51页 |
2 主要创新点 | 第51-52页 |
3 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