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城乡金融组织论文

湖南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6页
 1 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2 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-14页
   ·国外相关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·国内相关研究第11-14页
 3 研究内容及结构第14-15页
 4 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5-16页
第二章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内涵及优越性第16-24页
 1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种类第16-18页
   ·村镇银行第16页
   ·小额贷款公司第16-17页
   ·资金互助社第17-18页
 2 性质和特点第18-20页
   ·注册资本金较低第18页
   ·服务于当地农民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18页
   ·股东持股比例一定第18-19页
   ·治理机构设置灵活第19页
   ·监管指标明确第19-20页
 3 新型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第20-21页
   ·新设方式第20页
   ·改造方式第20页
   ·分立方式第20-21页
 4 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优越性第21-24页
   ·有利于刺激农村消费,扩大农业生产,推动农村经济繁荣第21页
   ·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第21-22页
   ·有利于满足农村有效金融需求第22页
   ·有利于规范和治理农村民间经济行为,建立稳定金融秩序第22-24页
第三章 湖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第24-31页
 1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,村镇银行比重最大第25-26页
 2 农村金融有效需求得到一定满足,金融创新产品增多第26-27页
 3 贷款中间流程有所简化,市场交易成本逐步减少第27-28页
 4 十分灵活的利率决定机制第28-29页
 5 风险抵御力增强,实现了较好的盈利水平第29-31页
第四章 湖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缺陷及原因分析第31-40页
 1 湖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问题及瓶颈第31-37页
   ·村镇银行大部分设在县城,降低了服务质量第31-32页
   ·存贷比高位运行,易发生流动性风险第32-33页
   ·股权模式单一,致使各方利益主体动力不足第33-34页
   ·政策扶持力度不够,限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第34-35页
   ·经营观念陈旧化与经营方式创新化的矛盾第35页
   ·资金规模有限,降低了信贷供给的总量第35-37页
 2 湖南农村金融缺陷深层次原因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·高风险农业产业及弱势乡镇企业第37-38页
   ·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第38页
   ·不完备契约与制度信任不健全第38-40页
第五章 湖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构建和发展的对策第40-54页
 1 湖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构建第40-45页
   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要求第40-42页
   ·开发新的金融机构和商业模式的概念第42-45页
 2 发展湖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策第45-54页
   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助推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第45-47页
   ·走"村社区内部金融+外部金融扶助"相结合的路子解决信贷供给短缺第47-50页
   ·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,规范、创新、监管,防止出现系统风险第50-52页
   ·金融产品创新第52页
   ·金融服务创新第52-54页
结论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作者简介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转型时期个人品德建设研究
下一篇:板仓红色旅游区未来发展与土地利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