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权类别化法律制度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序言 | 第10-12页 |
一、股权类别化正当性分析 | 第12-18页 |
(一) 股权类别化的涵义 | 第12-15页 |
1. 股权类别化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2. 股权类别化的特征 | 第13页 |
3. 类别股权的分类 | 第13-15页 |
(二) 股权类别化的法理基础 | 第15页 |
(三) 股权类别化必要性分析 | 第15-17页 |
1. 有利于完善股权结构 | 第15页 |
2. 有利于改善公司融资质量和拓宽融资渠道 | 第15-16页 |
3. 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| 第16页 |
4. 有助于公司灵活应对多种复杂情况 | 第16-17页 |
(四) 股权类别化可行性分析 | 第17-18页 |
1. 股权类别化符和股权平等原则 | 第17-18页 |
2. 股权类别化符合资本多数决原则 | 第18页 |
二、典型国家股权类别化的法律实践及其评价 | 第18-23页 |
(一) 典型国家股权类别化的立法 | 第19-21页 |
1. 英国 | 第19页 |
2. 美国 | 第19-20页 |
3. 德国 | 第20页 |
4. 日本 | 第20-21页 |
(二) 对典型国家股权类别化立法的评价 | 第21-23页 |
1. 实行类别股公示制度 | 第21-22页 |
2. 借鉴合同协议理念 | 第22页 |
3. 细致设计股权类别化的相关程序 | 第22-23页 |
4. 合理规定和限制章程性授权 | 第23页 |
三、我国实现股权类别化的法律思考 | 第23-29页 |
(一)在我国设置股权类别化制度的法律依据 | 第23-24页 |
1. 我国《公司法》的规定 | 第23-24页 |
2. 行政法规及规章的规定 | 第24页 |
(二) 我国股权类别化的制度设计 | 第24-29页 |
1. 采用开放性立法模式 | 第24-25页 |
2. 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详细规定 | 第25-26页 |
3. 遵循权责统一原则 | 第26页 |
4. 建立类别股无效认定机制和类别股公示制度 | 第26-27页 |
5. 加强类别股东权利保护 | 第27-29页 |
结语 | 第29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2页 |
致谢 | 第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