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-9页 |
·片上网络设计流程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NoC 拓扑结构研究 | 第13-21页 |
·NoC 基本概念 | 第13-14页 |
·NoC 拓扑结构 | 第14-20页 |
·NoC 拓扑结构简述 | 第14-15页 |
·2D Mesh(二维网状拓扑) | 第15页 |
·2D Torus(花托)结构 | 第15-17页 |
·Hyper Cube(超立方结构) | 第17页 |
·Octagon(八角形)结构和 Spidergon 拓扑结构 | 第17-19页 |
·SPIN 和 BFT 结构 | 第19页 |
·其他拓扑结构 | 第19-20页 |
·NoC 拓扑结构研究总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NoC 路由算法和交换技术 | 第21-31页 |
·NoC 路由算法 | 第21-26页 |
·2D Mesh 中的 XY 维序路由 | 第21-22页 |
·2D Torus 中的 TXY 路由 | 第22-23页 |
·超立方体拓扑中的 E-Cube 路由 | 第23-24页 |
·自适应路由算法 | 第24-25页 |
·路由算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| 第25-26页 |
·NoC 交换技术 | 第26-29页 |
·电路交换 | 第26页 |
·存储转发(Store and Forward) | 第26-27页 |
·虚跨步(Virtual Cut-through) | 第27-28页 |
·虫洞路由(Wormhole Routing) | 第28页 |
·偏转路由(Deflection Routing) | 第28-29页 |
·虚拟通道技术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MI-Mesh 拓扑结构及路由算法 | 第31-43页 |
·MI-Mesh 拓扑结构 | 第31-33页 |
·节点互连方式 | 第31-32页 |
·MI-Mesh 结构的特性 | 第32-33页 |
·SPF 路由算法 | 第33-40页 |
·数据包从资源节点进入路由器 | 第33-36页 |
·数据包在路由器之间的转发 | 第36-39页 |
·路由算法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自适应 SPF 算法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基于电源门控技术的低功耗设计 | 第43-53页 |
·电源门控(Power Gating)技术 | 第43-45页 |
·MI-Mesh 结构的低功耗设计 | 第45-47页 |
·关闭端口算法 | 第45-46页 |
·路由算法的改进 | 第46页 |
·唤醒端口 | 第46-47页 |
·仿真及分析 | 第47-51页 |
·仿真参数设定 | 第47页 |
·各种不同流量模式下的性能比较 | 第47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53页 |
·后续研究工作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