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微生物学论文

蓝细菌核膜连接蛋白的分离纯化和若干基因功能的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缩略词(Abbreviation)第11-12页
1 前言第12-24页
   ·蓝细菌及集胞藻PCC6803概述第12-14页
   ·集胞藻PCC6803的遗传操作第14-15页
   ·集胞藻PCC6803基因功能的研究现状第15页
   ·藻胆体第15-17页
   ·藻胆蛋白第17-20页
   ·连接多肽第20-22页
   ·课题的设计及意义第22-24页
2 核膜连接蛋白体外分离纯化研究第24-42页
   ·引言第24-25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·主要材料第25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第25-26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26-27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7-31页
     ·色素蛋白大量表达第27页
     ·蛋白镍离子螯合亲和层析纯化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蛋白HiPrep DEAE FF 16/10柱层析纯化第28页
     ·蛋白HiPrep 16/60 Sephacryl s-200 HR柱凝胶过滤层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样品浓缩制备第29页
     ·SDS-PAGE和色素蛋白的锌电泳第29页
     ·色素蛋白的光谱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色素蛋白消光系数、荧光量子产率的计算第30-3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1-40页
     ·镍离子螯合亲和层析纯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离子交换柱HiPrep DEAE FF 16/10柱层析纯化第32-34页
     ·蛋白凝胶过滤层析柱HiPrep 16/60 Sephacryl s-200 HR纯化第34-36页
     ·SDS-PAGE检测纯度和色素蛋白的锌电泳第36-38页
     ·色素蛋白各个步骤的纯度变化第38页
     ·色素蛋白消光系数、荧光量子产率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·分析与讨论第40-42页
3 基因缺失体的构建及Δsll0871生理分析第42-66页
   ·引言第42-43页
   ·材料与仪器第43-45页
     ·主要材料第43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第43-44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44-45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45-54页
     ·pBlue-target gene-lost-kan的分子克隆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·构建pBlu-target gene质粒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·构建pBlu-target gene-lost质粒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·构建pBlu-target gene-Kan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·转藻及突变体的鉴定检测第49页
     ·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第49-50页
     ·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质粒转化第50页
     ·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第50-51页
     ·藻种的纯化及纯度鉴定第51页
     ·蓝细菌总DNA的提取第51-52页
     ·藻的培养条件第52页
     ·生长曲线的测定第52页
     ·藻内含物的测定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·叶绿素a(Chl a)含量的测定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·藻蓝蛋白C-PC含量测定第53页
     ·室温叶绿素荧光的测定第53-54页
     ·HPLC法分析PQ及MSBQ第54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4-65页
     ·突变体质粒构建检测第54-57页
     ·不同培养条件下Δsll0871与wt间生长曲线的比较第57-59页
     ·藻蓝蛋白(C-PC)含量的测定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室温叶绿素荧光的测定第60-61页
     ·S110871体外表达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·构建pET-sll0871质粒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·目的基因的表达和纯化第62-63页
     ·HPLC分析PQ及MSBQ第63-65页
   ·小结与讨论第65-66页
全文总结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4页
致谢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肠杆菌K88、K99广谱噬菌体的分离与生物学特性鉴定
下一篇:副猪嗜血杆菌Ⅳ型菌毛的初步研究及pilA突变株的筛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