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5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5-16页 |
前言 | 第16-18页 |
第一部分 元胡白芷的萃取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| 第18-29页 |
1 仪器和材料 | 第18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18-23页 |
·使用不同方法对元胡白芷药材进行提取 | 第18-19页 |
·元胡白芷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测定 | 第19-23页 |
3 结果 | 第23-27页 |
·不同方法提取元胡白芷的有效成分 | 第23页 |
·不同方法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比较 | 第23-27页 |
4 讨论 | 第27-29页 |
·超临界萃取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 | 第27页 |
·元胡白芷提取现状 | 第27-29页 |
第二部分 元胡白芷配方对β-内啡肽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| 第29-46页 |
1 仪器和材料 | 第29-30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30-34页 |
·建立大鼠福尔马林疼痛模型 | 第30页 |
·行为学指标观察 | 第30页 |
·β-内啡肽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测定 | 第30-34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34-41页 |
·行为学观察结果 | 第34-35页 |
·β-EP的含量测定 | 第35-38页 |
·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测定 | 第38-41页 |
4 讨论 | 第41-46页 |
·大鼠福尔马林疼痛模型 | 第41-42页 |
·大鼠福尔马林疼痛模型的评价方法 | 第42页 |
·β-内啡肽的镇痛作用 | 第42-44页 |
·单胺类的镇痛作用 | 第44-46页 |
第三部分 元胡白芷配方对前列腺素类物质的影响 | 第46-55页 |
1 仪器和材料 | 第46-47页 |
2 实验内容 | 第47-48页 |
·大鼠痛经模型的建立 | 第47页 |
·行为学指标观察 | 第47页 |
·前列腺素类物质的测定 | 第47-48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48-51页 |
·行为学观察结果 | 第48-49页 |
·前列腺素测定结果 | 第49-51页 |
4 讨论 | 第51-55页 |
·前列腺素与痛经 | 第51-53页 |
·大鼠痛经模型制备及评价 | 第53页 |
·元胡白芷配方与前列腺素 | 第53-55页 |
第四部分 两种方法提取物对元胡白芷镇痛作用的影响 | 第55-63页 |
1 仪器和材料 | 第55-56页 |
2 实验内容 | 第56页 |
·福尔马林疼痛模型用于镇痛作用的比较 | 第56页 |
·痛经模型用于镇痛作用的比较 | 第56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56-61页 |
·给药液性状的比较 | 第56-57页 |
·福尔马林疼痛模型用于镇痛作用的比较 | 第57-59页 |
·痛经模型用于镇痛作用的比较 | 第59-61页 |
4 讨论 | 第61-63页 |
·醇回流提取法与CO_2-SFE | 第61页 |
·不同方法提取的元胡白芷配方镇痛作用的比较 | 第61-63页 |
全文结论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-7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