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前言 | 第10-18页 |
| ·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0页 |
| ·EPA和DHA的结构及功能 | 第10-12页 |
| ·EPA和DHA的来源及在生物体内的代谢 | 第12-13页 |
| ·生物工程手段获取EPA和DHA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动物 | 第13-14页 |
| ·植物 | 第14页 |
| ·参与EPA和DHA合成的酶 | 第14-16页 |
| ·△6去饱和酶 | 第15页 |
| ·elovl2延长酶 | 第15-16页 |
| ·线虫sfat1基因的功能及研究 | 第16-17页 |
| ·展望 | 第17-18页 |
| 第2章 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18-38页 |
| ·材料 | 第18-20页 |
| ·菌株和质粒 | 第18页 |
| ·培养基 | 第18页 |
| ·工具酶与试剂盒 | 第18页 |
| ·引物 | 第18-19页 |
| ·主要溶液 | 第19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19-20页 |
| ·方法 | 第20-24页 |
| ·接菌 | 第20-21页 |
| ·转化 | 第21页 |
| ·质粒提取 | 第21-22页 |
| ·PCR扩增目的 | 第22页 |
| ·凝胶回收(QIAGEN试剂盒) | 第22-23页 |
| ·DNA的限制性酶切 | 第23页 |
| ·DNA片段纯化 | 第23-24页 |
| ·外源DNA与质粒载体的连接反应 | 第24页 |
| ·阳性克隆的鉴定 | 第24页 |
| ·结果 | 第24-34页 |
| ·pcaggs-hygro载体的构建 | 第24-27页 |
| ·pcaggs-hygro-△6载体的构建 | 第27-29页 |
| ·pcaggs-neo-elovl2载体的构建 | 第29-32页 |
| ·pcaggs-zeocin-sfat1载体的构建 | 第32-34页 |
| ·讨论 | 第34-38页 |
| 第3章 构建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细胞株 | 第38-52页 |
| ·材料 | 第38-40页 |
| ·细胞 | 第38页 |
| ·主要试剂和溶液 | 第38-39页 |
| ·主要耗材 | 第39页 |
| ·仪器 | 第39-40页 |
| ·RT鉴定引物 | 第40页 |
| ·方法 | 第40-44页 |
| ·细胞复苏 | 第40-41页 |
| ·细胞传代 | 第41页 |
| ·细胞冻存 | 第41页 |
| ·细胞培养 | 第41-42页 |
| ·转染所需DNA质粒的提取 | 第42页 |
| ·细胞转染 | 第42-43页 |
| ·筛选单克隆 | 第43页 |
| ·细胞总RNA的提取 | 第43页 |
| ·RT-PCR扩增目的基因 | 第43-44页 |
| ·加压抗性对CHO-K1细胞最小致死浓度确定 | 第44-45页 |
| ·G418抗性对CHO-K1细胞最小致死浓度确定 | 第44-45页 |
| ·Hygro抗性对CHO-K1细胞最小致死浓度确定 | 第45页 |
| ·Zeocin抗性对CHO-K1细胞最小致死浓度确定 | 第45页 |
| ·结果 | 第45-49页 |
| ·构建过表达△6去饱和酶与elovl2延长酶的CHO-K1单克隆细胞 | 第45-47页 |
| ·构建过表达△6去饱和酶与elovl2延长酶和sfatl基因的CHO-K1单克隆细胞 | 第47-49页 |
| ·讨论 | 第49-52页 |
| 第4章 脂肪酸分析 | 第52-58页 |
| ·材料 | 第52页 |
| ·主要试剂和溶液 | 第52页 |
| ·仪器 | 第52页 |
| ·耗材 | 第52页 |
| ·方法 | 第52-53页 |
| ·添加诱导底物扩增培养细胞 | 第52-53页 |
| ·细胞脂肪酸抽提及甲酯化 | 第53页 |
| ·细胞脂肪酸组成成分的GC-MS测定 | 第53页 |
| ·结果 | 第53-55页 |
| ·过表达△6去饱和酶与elovl2延长酶的CHO-K1细胞脂肪酸测定 | 第53-55页 |
| ·讨论 | 第55-58页 |
| 结论 | 第58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6页 |
| 附录 | 第66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7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