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当代文学(1949年~)论文

文学审美的“新世纪”想象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绪论第8-11页
第一章 文学审美的本原探讨第11-24页
 第一节 作为艺术本质特性的文学审美第11-15页
  一 文学审美之语言创造第11-13页
  二 文学审美之意境创造第13-14页
  三 文学审美之情感评价第14-15页
 第二节 作为本真生存方式的文学审美第15-18页
  一 人生的悲剧性第16-17页
  二“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”第17-18页
 第三节 作为社会批判的文学审美第18-24页
  一 文学审美:“社会的对立面 ”第19-20页
  二 文学审美:自律性第20-22页
  三 文学审美:“新感性”改变世界第22-24页
第二章 文学审美的“新世纪”图景第24-40页
 第一节 二十世纪文学审美嬗变第24-26页
 第二节 文学审美与“趋零距离”第26-30页
  一、 新世纪的“趋零距离”第26-27页
  二 、“趋零距离”塑造的主体第27-29页
  三、“趋零距离”:文学审美“对自身的取消”第29-30页
 第三节 文学审美与图像/“拟像”第30-34页
  一、新世纪文化新景观:图像/“拟像”第30-32页
  二 、图像/“拟像”创造的主体第32-33页
  三、文学审美与图像/“拟像”之博弈第33-34页
 第四节 文学审美与“大众文学”第34-40页
  一 大众文学:曾经的文化图景第34-36页
  二 新世纪“大众文学”:消费时代的文学“语法”第36-38页
  三 消费语境中“大众文学”的审美救赎第38-40页
第三章 文学审美的“新世纪”想象第40-59页
 第一节 文学审美:占据作家内心的古老真理第40-47页
  一 作家的天性第41-43页
  二 新世纪作家的困境第43-45页
  三 新世纪作家:守卫人类内心古老的真理第45-47页
 第二节 文学审美:读者永恒的心灵渴求第47-51页
  一 文学阅读:“油然地通向着安静”第47-49页
  二 读者:并非“沉默的大多数”第49-50页
  三 培植崇尚审美精神的读者第50-51页
 第三节 文学审美:新世纪文学场的合力建构第51-59页
  一 文学批评家的审美坚守第52-55页
  二 文学传媒的审美坚守第55-59页
结语第59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二十四诗品》中的自然观
下一篇:中国古典美学“本色”范畴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