酿酒葡萄蛇龙珠优系筛选及其起源分析
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1.前言 | 第12-29页 |
·世界酿酒葡萄品种及区域化 | 第12-23页 |
·世界酿酒葡萄主栽品种 | 第12-13页 |
·欧洲葡萄酒主产国葡萄品种组成及其区域化 | 第13-17页 |
·法国酿酒葡萄品种组成及其布局特征 | 第13-15页 |
·西班牙酿酒葡萄品种组成及其布局特征 | 第15-16页 |
·意大利酿酒葡萄品种组成及其区域化 | 第16-17页 |
·德国酿酒葡萄品种组成及其区域化 | 第17页 |
·新世界葡萄酒主产国酿酒葡萄品种组成及其区域化 | 第17-19页 |
·美国酿酒葡萄品种组成及其区域化 | 第17-18页 |
·澳大利亚酿酒葡萄品种组成及其区域化 | 第18页 |
·智利酿酒葡萄品种组成及其区域化 | 第18-19页 |
·阿根廷酿酒葡萄品种组成及其区域化 | 第19页 |
·我国酿酒葡萄品种组成及现状 | 第19-23页 |
·我国酿酒葡萄品种组成及现状 | 第19-21页 |
·葡萄病毒病 | 第21-23页 |
·酿酒葡萄营养系选种 | 第23-25页 |
·营养系选种概念 | 第23页 |
·营养系选种的方法和步骤 | 第23-24页 |
·各国主栽品种的营养系 | 第24-25页 |
·亲缘关系鉴定 | 第25-27页 |
·亲缘关系鉴别方法 | 第25页 |
·SSR 标记及在葡萄中的运用 | 第25-27页 |
·SSR 分子标记概念 | 第25-26页 |
·SSR 标记在葡萄中的运用 | 第26-27页 |
·蛇龙珠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| 第27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7-29页 |
2.材料与方法 | 第29-40页 |
·实验试材 | 第2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9-38页 |
·植物学性状研究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生物学性状研究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物候期调查 | 第30页 |
·成熟期果实基本性状的调查 | 第30页 |
·果实理化指标测定 | 第30-32页 |
·病毒检测 | 第32页 |
·酿酒性状研究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酒样制备工艺流程 | 第32-33页 |
·酿酒性状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葡萄酒感官品评 | 第34页 |
·SSR 分子标记研究方法 | 第34-38页 |
·改良 CTAB 法提取植物 DNA | 第34-35页 |
·PCR 扩增 | 第35-37页 |
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| 第37-38页 |
·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基本理化指标 | 第38页 |
·SSR 数据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结果分析 | 第40-53页 |
·蛇龙珠各株系植物学特性比较 | 第40-41页 |
·蛇龙珠各株系结实性状比较 | 第41-43页 |
·蛇龙珠各株系果实糖酸发育进程 | 第41-42页 |
·蛇龙珠各株系成熟期果实性状比较 | 第42-43页 |
·蛇龙珠各株系病毒病检测结果 | 第43-45页 |
·蛇龙珠各株系酿酒性状的研究 | 第45-50页 |
·蛇龙珠各株系葡萄酒色泽与多酚含量比较 | 第45页 |
·蛇龙珠各株系葡萄酒感官分析结果 | 第45-46页 |
·蛇龙珠各株系葡萄酒香气成分分析 | 第46-50页 |
·蛇龙珠亲缘关系鉴定 | 第50-53页 |
4.讨论 | 第53-58页 |
·酿酒葡萄优系选育 | 第53-56页 |
·蛇龙珠优系选育 | 第53-54页 |
·我国酿酒葡萄带毒问题 | 第54页 |
·配套完善苗木繁殖和监管体系 | 第54-55页 |
·发展我国酿酒葡萄品种多样化 | 第55-56页 |
·蛇龙珠亲缘关系研究 | 第56-58页 |
5.结论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