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地域空间扩展研究--以四川省三台县为例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选题依据及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、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·技术路线图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| 第15-26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5页 |
·空间 | 第15页 |
·城市空间扩展 | 第15页 |
·基础理论 | 第15-17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城市空间扩散理论 | 第16页 |
·城市扩展的交通理论 | 第16页 |
·中心地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环境承载力原理 | 第17页 |
·影响城市空间扩展的因素 | 第17-19页 |
·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| 第18页 |
·人文因素 | 第18页 |
·经济因素 | 第18-19页 |
·交通建设因素 | 第19页 |
·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特征比较 | 第19-22页 |
·巴黎城市空间扩展 | 第19-20页 |
·伦敦城市空间扩展 | 第20页 |
·上海城市空间扩展 | 第20-21页 |
·北京城市空间扩展 | 第21-22页 |
·小结 | 第22页 |
·城市空间的扩展模式总结 | 第22-26页 |
·工业化时期城市空间扩展模式 | 第22-24页 |
·现代城市空间扩展模式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三台县基本概况 | 第26-37页 |
·自然条件 | 第26-28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26页 |
·地质地貌 | 第26-27页 |
·气候 | 第27页 |
·水文 | 第27页 |
·土地资源 | 第27-28页 |
·旅游资源 | 第28页 |
·矿产、能源资源 | 第28页 |
·社会经济条件 | 第28-29页 |
·三台县城市空间扩展轨迹 | 第29-32页 |
·三台县的历史沿革 | 第29页 |
·三台县城市空间发展历程 | 第29-31页 |
·城市空间扩展特征 | 第31-32页 |
·现状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2-37页 |
·中心功能高度集中于旧城,城市发展不堪负重 | 第32页 |
·设施建设滞后,城市发展欠账过多 | 第32-33页 |
·功能重叠 | 第33-34页 |
·对古城的破坏性建设,城市特色风貌逐步消失 | 第34页 |
·城市边缘用地开发不合理 | 第34页 |
·城市道路网格局不尽完善,交通压力大 | 第34-36页 |
·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下降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四川省三台县城市空间扩展评价 | 第37-50页 |
·三台县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力 | 第37-38页 |
·城市区域经济联系方向 | 第37页 |
·城市产业发展分析导向 | 第37页 |
·土地资源分析导向 | 第37-38页 |
·交通条件 | 第38页 |
·三台县发展条件评价(SWOT 分析) | 第38-41页 |
·有利条件(STRENGTHS) | 第38-39页 |
·劣势(WEAKNESSES) | 第39-40页 |
·发展的机遇(OPPORTUNITIES) | 第40页 |
·面临的挑战(THREATS) | 第40-41页 |
·三台县城市空间扩展评价 | 第41-50页 |
·评价范围 | 第41-42页 |
·评价方法 | 第42-43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3页 |
·用地适宜性评价 | 第43-50页 |
第5章 四川省三台县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| 第50-52页 |
·城市建设发展目标 | 第50页 |
·城市空间发展原则 | 第50页 |
·城市空间发展基本手法 | 第50-51页 |
·城市空间构思 | 第51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