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汇兑、对外金融关系论文

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外贸影响的实证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总论第10-17页
 第一节 研究目的、意义、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一、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二、 选题背景第11页
 第二节 文献综述第11-13页
  一、 国外研究文献第11-12页
  二、 国内主要文献第12-13页
 第三节 问题的提出、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安排第13-15页
  一、 问题提出第13页
  二、 研究的方法第13-14页
  三、 论文结构第14-15页
 第四节 汇率相关概念界定第15-17页
  一、 名义汇率第15页
  二、 实际汇率第15页
  三、 有效汇率第15-17页
第二章 汇率影响贸易收支的理论第17-27页
 第一节 重商主义理论第17页
 第二节 休谟机制第17-18页
 第三节 从蒙代尔-弗莱明模型来研究汇率和贸易政策第18-21页
  一、 小型开放经济第18-19页
  二、 大型开放经济第19-21页
  三、 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缺陷第21页
 第四节 弹性论第21-24页
  一、 弹性理论第21-22页
  二、 弹性理论的不足第22-24页
 第五节 吸收论第24-25页
  一、 吸收理论第24页
  二、 吸收理论的不足第24-25页
 第六节 货币论第25-27页
  一、 货币理论第25页
  二、 货币论的不足第25-27页
第三章 回顾我国的汇率制度第27-36页
 第一节 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(1949-1978 年)第27-29页
  一、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和外汇政策(1949-1952)第27页
  二、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和贸易政策(1953-1972)第27-28页
  三、 人民币对外计价与盯住一篮子货币(1973-1978)第28-29页
 第二节 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(1979-1993 年)第29-32页
  一、 人民币内部结算价与“官方汇率”并存的计划双重汇率(1979-1984 年)第29-30页
  二、 官方汇率与“调节市场汇率”并存时期(1985-1993 年)第30-32页
 第三节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(1994-2005)第32-34页
 第四节 进一步迈向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人民币汇率制度(2005-今)第34-36页
第四章 实证分析第36-46页
 第一节 模型的构建第36-38页
  一、 模型的构建第36-37页
  二、 模型的修改第37-38页
 第二节 数据的选取第38-42页
  一、 物价指数的处理第38-39页
  二、 进口额、出口额的修正值的计算第39-40页
  三、 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计算第40-42页
 第三节 实证检验第42-46页
  一、 ADF 检验第42-43页
  二、 协整分析第43-46页
第五章 政策建议第46-58页
 第一节 宏观方面第46-51页
  一、 扩大内需,降低贸易依存度第46-47页
  二、 实行财政政策、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结合第47页
  三、 调整出口市场多元化第47-48页
  四、 运用 WTO 规则第48页
  五、 人民币汇制改革第48-49页
  六、 外汇储备第49-50页
  七、 加快出口产业升级,调整产业结构第50页
  八、 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第50页
  九、 限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第50-51页
 第二节 微观对策第51-58页
  一、 选择货币法第51-52页
  二、 外汇交易法第52-53页
  三、 搭配,组队,配套法----平衡抵消法第53页
  四、 借款,投资法第53页
  五、 提前与延期第53-54页
  六、 对销贸易法第54页
  七、 加列保值条款法第54页
  八、 贸易融资法第54-55页
  九、 福费廷和保付代理法第55页
  十、 外汇风险保险法第55-56页
  十一、加大技术研发第56页
  十二、并购扩大规模第56页
  十三、走差异化,品牌化之路第56页
  十四、调整行业应对策略,促进贸易持续发展第56-57页
  十五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,增强产业竞争力第57-58页
小结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附录第62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发表的研究成果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20世纪以来贸易保护政策在美国的演进及对中美贸易的影响
下一篇:西部某省乡镇债务问题的财政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