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序言 | 第8-10页 |
一、Y 县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阶段刑事和解适用的基本状况 | 第10-12页 |
(一) 适用和解的案件范围 | 第10页 |
(二) 和解程序的提起 | 第10-11页 |
(三) 和解活动的主持 | 第11页 |
(四) 达成和解的内容和履行 | 第11-12页 |
(五) 适用和解成功后案件的处理方式 | 第12页 |
二、Y 县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阶段刑事和解的特点 | 第12-14页 |
(一) 和解案件数量逐年增多 | 第12-13页 |
(二) 和解的案件范围逐年扩大 | 第13页 |
(三) 达成和解作为案件处理的重要依据 | 第13页 |
(四) 和解的社会效果逐渐好转 | 第13-14页 |
(五) 和解的适用要求严格 | 第14页 |
三、Y 县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阶段刑事和解适用存在的问题 | 第14-18页 |
(一) 和解制度缺乏明确法律依据 | 第14-15页 |
1. 审查批准逮捕阶段的和解的适用缺乏法律依据 | 第14-15页 |
2. 该阶段之和解与刑法、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存在冲突 | 第15页 |
(二) 和解与传统司法理念存在冲突 | 第15-16页 |
(三) 和解使检察机关角色模糊 | 第16页 |
(四) 和解的时间过短 | 第16页 |
(五) 和解缺乏长效的内部工作机制 | 第16-17页 |
(六) 和解成功后案件处理的配套机制不完善 | 第17页 |
(七) 社会公众对该和解的理解度、认可度有限 | 第17-18页 |
四、审查批准逮捕阶段刑事和解适用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| 第18-23页 |
(一) 立法明确规定确立刑事和解制度 | 第18-20页 |
1. 明确和解案件的适用条件 | 第18-19页 |
2. 规定严格的和解案件适用范围 | 第19页 |
3. 规范和解程序的启动 | 第19-20页 |
4. 确定整个和解活动的主持和参与人 | 第20页 |
5. 确立和解所需合理时限 | 第20页 |
(二) 加强检察官理论学习,提高检察官个人素质,促进司法理念与时俱进 | 第20-21页 |
(三) 建立健全审查批准逮捕阶段刑事和解的内部工作机制 | 第21页 |
1.监督机制 | 第21页 |
2.考评机制 | 第21页 |
(四) 建立健全审查批准逮捕阶段刑事和解的后续相关机制 | 第21-22页 |
1.国家补偿制度 | 第21页 |
2.社区矫正制度 | 第21-22页 |
(五) 加强普法宣传,扩大公众接受理解度 | 第22-23页 |
结语 | 第23-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4-26页 |
致谢 | 第26-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