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民族工作论文--各少数民族状况论文

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的适应与发展研究--以烟台市朝鲜族为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绪论第9-15页
 一、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-10页
 二、相关研究动态第10-13页
 三、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13-14页
 四、主要研究方法第14-15页
第一章 城市少数民族概述第15-23页
 第一节 城市少数民族概念第15-16页
  一、城市少数民族含义第15页
  二、城市少数民族状况第15-16页
 第二节 城市少数民族的分类及其特点第16-19页
  一、城市世居少数民族及其特点第17页
  二、城市新进少数民族及其特点第17-18页
  三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及其特点第18-19页
 第三节 朝鲜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朝鲜族第19-23页
  一、朝鲜族人口的流动第19-20页
  二、城市朝鲜族第20-23页
第二章 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的适应与发展第23-33页
 第一节 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适应与发展的相关理论第23-28页
  一、关于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的适应与发展第23-24页
  二、关于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适应与发展的相应理论第24-28页
 第二节 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的适应与发展状况第28-33页
  一、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的适应与发展现状第28-30页
  二、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的适应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第30-33页
第三章 朝鲜族在烟台市的适应与发展第33-52页
 第一节 烟台市成为朝鲜族的新聚居地第33-35页
  一、烟台市概况第33页
  二、烟台市成为朝鲜族的新聚居地第33-35页
 第二节 烟台市朝鲜族社会现状第35-46页
  一、烟台市朝鲜族的基本情况第35-38页
  二、朝鲜族进入烟台市之前的情况第38-39页
  三、朝鲜族在烟台市适应与发展情况第39-44页
  四、烟台市朝鲜族满意度和适应度调查第44-46页
 第三节 烟台市朝鲜族的特点第46-48页
  一、适应能力较强第46页
  二、创业意识较强第46-47页
  三、自我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第47-48页
  四、高度关注本民族文化的传承第48页
 第四节 朝鲜族在烟台市适应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第48-52页
  一、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第49-50页
  二、单一民族社团建立问题第50页
  三、谋求政治平等问题第50-51页
  四、当地政府对朝鲜族活动的态度问题第51-52页
第四章 促进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适应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第52-60页
 第一节 实现少数民族与城市的双向适应第52-56页
  一、实现少数民族与城市双向适应的必要性第52-53页
  二、实现少数民族与城市双向适应的途径第53-54页
  三、少数民族与城市双向适应方面可供借鉴的做法第54-56页
 第二节 完善少数民族在城市适应与发展的措施第56-58页
  一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第56页
  二、建立健全城市民族工作法律法规第56页
  三、改进城市民族部门工作第56页
  四、从制度上保障少数民族在城市的适应与发展第56-57页
  五、充分发挥社区、民间社会组织和少数民族精英的积极性第57-58页
 第三节 切实解决朝鲜族在烟台市适应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第58-60页
  一、积极设立民族教育机构第58页
  二、给单一少数民族民间团体正名第58页
  三、积极培养和使用朝鲜族干部第58-59页
  四、尽量满足城市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需求第59-60页
结语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7页
后记第67-6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8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“兴边富民行动”实施效果研究
下一篇:北京市密云县檀营满族蒙古族乡城市化问题及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