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3页 |
1 引言 | 第13-39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3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3-17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7-1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| 第19-33页 |
·现代林业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| 第20-25页 |
·林业财政政策研究进展 | 第25-31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认识与评价 | 第31-33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33-37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33页 |
·研究总体思路 | 第33-34页 |
·研究基本内容 | 第34-3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5-3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36-37页 |
·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| 第37-39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37-38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38-39页 |
2 现代林业建设的应用理论与实践 | 第39-55页 |
·现代林业建设的应用理论 | 第39-43页 |
·森林永续利用理论(法正林学说) | 第39-40页 |
·近自然林业理论 | 第40页 |
·森林多功能理论 | 第40页 |
·林业分工论 | 第40-41页 |
·新林业理论(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方法) | 第41页 |
·生态林业理论 | 第41-42页 |
·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42页 |
·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| 第42-43页 |
·现代林业建设的实践 | 第43-54页 |
·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 | 第43-44页 |
·现代林业的基本特征 | 第44-46页 |
·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 | 第46-47页 |
·现代林业建设的任务 | 第47-49页 |
·现代林业建设的成效 | 第49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3 公共财政理论、体制和我国财政政策演进 | 第55-73页 |
·公共财政理论 | 第55-65页 |
·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观点、提出及功能 | 第55-62页 |
·我国公共财政的观点、提出及功能 | 第62-65页 |
·公共财政体制 | 第65-69页 |
·公共财政体制内涵 | 第65页 |
·公共财政体制基本特征 | 第65-66页 |
·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演进及发展趋势 | 第66-69页 |
·我国财政政策演进 | 第69-71页 |
·我国财政政策的内涵 | 第69页 |
·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作用 | 第69-70页 |
·我国财政政策的演进 | 第70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4 我国现行林业财政投入分析与政策评价 | 第73-105页 |
·我国现行国家林业投入分析 | 第73-91页 |
·国家林业投入总规模分析 | 第73-75页 |
·国家林业投入资金来源构成分析 | 第75-78页 |
·国家林业投入资金分配结构分析 | 第78-91页 |
·我国现行林业财政政策成效评价 | 第91-98页 |
·林业丛建投资政策成效评价 | 第91-92页 |
·专项财政政策成效评价 | 第92-94页 |
·财政经费政策成效评价 | 第94-95页 |
·育林基金与林业基金政策成效评价 | 第95页 |
·林业贷款贴息及林业金融政策成效评价 | 第95-97页 |
·税收优惠政策成效评价 | 第97-98页 |
·我国现行林业财政政策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| 第98-102页 |
·林业投入数量赶不上林业建设"量"的扩张要求 | 第98页 |
·林业投入基本未考虑林业建设"质"的改善要求 | 第98-99页 |
·建设成本呈快速上升趋势 | 第99页 |
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标准低 | 第99-100页 |
·分级、分类财政扶持体系还未真正建立 | 第100页 |
·林业财政投入增长幅度小 | 第100-101页 |
·财政配套政策亟待完善 | 第101-102页 |
·林业财政相对分散 | 第102页 |
·林业金融支撑不足 | 第102页 |
·林业财政政策总体评价 | 第102-103页 |
·不同时期林业财政政策侧重不同 | 第102-103页 |
·林业多功能是现在和未来财政政策的主导目标 | 第103页 |
·林业政策政策需伴随社会发展不断完善 | 第10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3-105页 |
5 国外现行林业财政政策演变与发展 | 第105-132页 |
·公共财政支出政策 | 第105-111页 |
·财政补贴 | 第105-108页 |
·特殊奖励 | 第108-109页 |
·生态补偿 | 第109-110页 |
·科技支出 | 第110-111页 |
·林业税收优惠政策 | 第111-124页 |
·美国税收政策稳定 | 第111-114页 |
·日本税收优惠多 | 第114-117页 |
·德国税费规范 | 第117页 |
·瑞典政策鼓励 | 第117-118页 |
·法国税收优惠大 | 第118页 |
·巴西税收激励 | 第118-119页 |
·芬兰税政透明 | 第119-120页 |
·南非税制规范 | 第120页 |
·加拿大优惠明显 | 第120-121页 |
·俄罗斯政策灵活 | 第121-122页 |
·新西兰税制统一 | 第122-123页 |
·马来西亚依法纳税 | 第123-124页 |
·政府性收费与基金制度 | 第124-129页 |
·美国的林业基金制度 | 第124页 |
·德国的森林灾害补助措施 | 第124页 |
·英国的林业基金制度 | 第124-125页 |
·日本的林业基金制度 | 第125-126页 |
·法国的林业基金制度 | 第126页 |
·瑞典的林业基金制度 | 第126-127页 |
·芬兰的森林改造基金制度 | 第127-128页 |
·印度解决林业资金的主要措施 | 第128页 |
·巴西的林业投资基金 | 第128页 |
·菲律宾的林业重点项目 | 第128-129页 |
·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共性与特点 | 第129-131页 |
·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共性 | 第129-130页 |
·国外林业财政政策的特点 | 第130-1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1-132页 |
6 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| 第132-147页 |
·社会对现代林业需求变化分析 | 第132-140页 |
·历史时期社会对林业的需求 | 第132-133页 |
·20世纪中后期我国林业的主导需求 | 第133-134页 |
·影响现代社会对林业需求转变的有关因素 | 第134-136页 |
·我国对林业需求呈现明显多样化趋势 | 第136-139页 |
·国际社会对林业定位的变化 | 第139-140页 |
·财政政策对现代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| 第140-142页 |
·财政政策对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影响 | 第140-141页 |
·财政政策对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 | 第141页 |
·财政政策对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影响 | 第141-142页 |
·财政政策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| 第142页 |
·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| 第142-146页 |
·林业生态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| 第142-143页 |
·林业产业建设的财政政策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| 第143-145页 |
·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| 第145页 |
·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| 第145-146页 |
·林业改革的需求变化及趋势分析 | 第1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6-147页 |
7 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框架构建 | 第147-168页 |
·框架构建的指导思想 | 第147页 |
·框架构建的基本原则 | 第147-148页 |
·坚持导向性原则 | 第147-148页 |
·坚持协调性原则 | 第148页 |
·坚持效率性原则 | 第148页 |
·坚持稳定性原则 | 第148页 |
·框架构建依据 | 第148-149页 |
·理论依据 | 第148页 |
·实践依据 | 第148-149页 |
·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构成框架 | 第149-153页 |
·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内容 | 第149-151页 |
·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框架 | 第151-153页 |
·框架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| 第153-157页 |
·构建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必要性分析 | 第153-154页 |
·现代林业建设资金需要与公共财政体制吻合度分析 | 第154-156页 |
·现代林业建设的资金要求与国家财力可能支持度分析 | 第156-157页 |
·构建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实现机制 | 第157-166页 |
·建立林业财政扶持资金总量增长机制 | 第157-158页 |
·建立适宜的林业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| 第158-159页 |
·建立"分级"财政支出机制 | 第159-161页 |
·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| 第161-162页 |
·建立林业发展财政补贴机制 | 第162-163页 |
·建立林业税费激励机制 | 第163页 |
·建立林业金融支持和服务机制 | 第163-164页 |
·建立健全林业资金监督保障机制 | 第164-166页 |
·适于现代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使用方向 | 第166-1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7-168页 |
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168-175页 |
·主要结论简述 | 第168-169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169-173页 |
·制定科学的财政政策体系 | 第169-170页 |
·形成林业投入规模增长的长效机制 | 第170-172页 |
·完善现行财政政策,研究探索新财政政策 | 第172-173页 |
·研究的创新与展望 | 第173-175页 |
·创新或新颖之处 | 第173-174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74-1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5-18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81-183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83-185页 |
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| 第185-187页 |
致谢 | 第1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