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疏运系统背景下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与评价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9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| 第15-16页 |
·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 | 第15-16页 |
·运煤铁路基础设施 | 第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22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22-25页 |
·协同学理论 | 第22-24页 |
·供应链管理理论 | 第24页 |
·综合运输一体化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5-2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7页 |
·研究具备的条件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的内涵与构成分析 | 第29-45页 |
·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的内涵与发展动因 | 第29-38页 |
·集疏运系统概述 | 第29-32页 |
·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| 第32-35页 |
·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的发展动因 | 第35-38页 |
·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的构成要素 | 第38-44页 |
·基础设施 | 第38-39页 |
·辅助设施 | 第39-40页 |
·大宗货物——煤炭 | 第40页 |
·集疏运路网设施 | 第40-41页 |
·煤炭货运集疏运站点 | 第41页 |
·煤炭货物装卸储存设备及组织 | 第41页 |
·运输装备 | 第41-42页 |
·通信传输平台 | 第42页 |
·运输组织 | 第42-43页 |
·运营模式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的规划 | 第45-80页 |
·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的依据与目标 | 第45-47页 |
·规划原则 | 第45页 |
·规划依据 | 第45页 |
·规划目标 | 第45-46页 |
·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| 第47-72页 |
·运煤铁路的运量分析 | 第47-60页 |
·运煤铁路的经济性分析 | 第60-72页 |
·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 | 第72-79页 |
·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路网规划 | 第73-76页 |
·运煤铁路基础设施项目规划 | 第76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四章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 | 第80-99页 |
·运煤铁路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的策划 | 第80-83页 |
·项目实施的环境调查 | 第80-81页 |
·项目实施的目标分析与再论证 | 第81页 |
·项目实施的组织策划 | 第81-82页 |
·项目实施的合同策划 | 第82-83页 |
·项目实施的目标控制策划 | 第83页 |
·项目实施的技术与经济策划 | 第83页 |
·运煤铁路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| 第83-97页 |
·构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| 第84-86页 |
·加强设计管理 | 第86-87页 |
·规范招标管理 | 第87-88页 |
·强化合同管理 | 第88-89页 |
·严格目标控制措施 | 第89-95页 |
·高度重视工程接口管理 | 第95-9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7-99页 |
第五章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项目综合评价 | 第99-119页 |
·运煤铁路基础设施综合评价的内涵与实施步骤 | 第99-101页 |
·综合评价的内涵 | 第99-100页 |
·综合评价的目标和特点 | 第100-101页 |
·综合评价的实施步骤 | 第101页 |
·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101-112页 |
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与思路 | 第101-102页 |
·项目过程评价内容与指标 | 第102-104页 |
·经济效益评价内容与指标 | 第104-105页 |
·影响评价内容与指标 | 第105-108页 |
·可持续性评价内容与指标 | 第108页 |
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及优化 | 第108-112页 |
·基于模糊灰色理论的综合评价 | 第112-118页 |
·评价方法选择 | 第112-114页 |
·综合评价实施过程 | 第114-11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8-119页 |
第六章 实证分析 | 第119-153页 |
·A集团概况及其集疏运系统构成 | 第119-121页 |
·A集团概况 | 第119-120页 |
·A集团铁路运煤集疏运系统构成要素分析 | 第120-121页 |
·A集团运煤铁路基础设施规划 | 第121-130页 |
·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| 第122页 |
·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22-124页 |
·运量分析 | 第124-126页 |
·路网规划 | 第126-128页 |
·SH铁路扩能改造项目规划 | 第128-130页 |
·SH扩能改造项目的实施及其成效 | 第130-136页 |
·SH铁路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的策划 | 第130-134页 |
·SH铁路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| 第134-136页 |
·SH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综合评价 | 第136-152页 |
·评价体系 | 第136-137页 |
·综合评价指标分析 | 第137-147页 |
·综合评价的实施 | 第147-151页 |
·评价总结 | 第151-1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2-153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53-156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153-154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54-155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55-1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6-166页 |
附录 运煤铁路基础设施项目评价指标调查表 | 第166-168页 |
致谢 | 第168-1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究成果 | 第1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