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-13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| ·研究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5-21页 |
| ·研究区勘探开发简况 | 第21-22页 |
| 第2章 研究区核三下段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| 第22-36页 |
| ·三维工区概况 | 第22页 |
| ·层位识别与标定技术 | 第22-24页 |
| ·层位对比追踪及反射特征 | 第24-26页 |
| ·速度场建立及时深转换 | 第26-35页 |
| ·构造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第3章 储层物性参数测井评价与储层敏感参数分析 | 第36-48页 |
| ·测井曲线标准化 | 第36-43页 |
| ·储层物性参数测井评价 | 第43-45页 |
| ·岩石物理模型分析 | 第45-48页 |
| 第4章 叠后地震储层预测 | 第48-57页 |
| ·储层预测的思路 | 第48页 |
| ·地震多属性分析与油气检测技术 | 第48-51页 |
| ·神经网络法储层预测 | 第51-57页 |
|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57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| 个人简介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