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23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·文献回顾 | 第11-19页 |
·国别会计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各国会计准则差异成因研究 | 第12页 |
·不同会计准则优劣问题研究 | 第12-15页 |
·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和趋同的中国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会计准则制度变迁研究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内容、思路和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20-21页 |
·主要研究贡献与局限 | 第21-22页 |
·主要研究贡献 | 第21-22页 |
·主要研究局限 | 第2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2 会计准则:性质与变迁 | 第23-57页 |
·会计准则的含义 | 第23页 |
·会计准则的性质 | 第23-32页 |
·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物品 | 第24-25页 |
·会计准则是一种制度安排 | 第25-29页 |
·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 | 第29-32页 |
·会计准则的变迁 | 第32-53页 |
·会计变迁与经济发展 | 第33-37页 |
·美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变迁 | 第37-42页 |
·会计准则制订导向的变迁 | 第42-53页 |
·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标准 | 第53-5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3 会计准则:协调、趋同与等效 | 第57-77页 |
·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、趋同与等效 | 第57-60页 |
·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| 第57-58页 |
·会计准则的趋同与等效 | 第58-60页 |
·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:IASB的努力 | 第60-65页 |
·IASB组织机构的改革 | 第60-62页 |
·IASB财务报告模式的变革 | 第62-65页 |
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项目评析 | 第65-76页 |
·公允价值计量 | 第65-67页 |
·金融工具 | 第67-69页 |
·财务报表列报 | 第69-72页 |
·收入确认 | 第72-74页 |
·租赁准则 | 第74-7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4 会计准则趋同:国际经验 | 第77-95页 |
·各国和地区会计准则趋同的动机和目的 | 第77-89页 |
·美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动机和目的 | 第77-81页 |
·欧盟会计准则趋同的动机和目的 | 第81-83页 |
·澳大利亚会计准则趋同的动机和目的 | 第83页 |
·加拿大会计准则趋同的动机和目的 | 第83-84页 |
·巴西会计准则趋同的动机和目的 | 第84-86页 |
·印度会计准则趋同的动机和目的 | 第86-87页 |
·日本会计准则趋同的动机和目的 | 第87-89页 |
·各国会计准则趋同路径研究 | 第89-93页 |
·完全使用法 | 第89-90页 |
·不完全使用法 | 第90-9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93-95页 |
5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 | 第95-128页 |
·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 | 第95-97页 |
·会计准则趋同策略的含义 | 第97-98页 |
·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的影响因素 | 第98-116页 |
·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 | 第98-102页 |
·中国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 | 第102-108页 |
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分析 | 第108-111页 |
·中国会计模式的转变 | 第111-116页 |
·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 | 第116-127页 |
·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回顾 | 第116-118页 |
·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 | 第118-12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27-128页 |
6 结论与建议 | 第128-133页 |
·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| 第128-132页 |
·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| 第132-133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133-141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| 第141-142页 |
后记 | 第1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