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·多环芳烃的概述 | 第11-15页 |
·PAHs 的毒性 | 第11-12页 |
·PAHs 的来源 | 第12页 |
·苯并(a)芘的概述 | 第12-14页 |
·食品中苯并(a)芘系 PAHs 的检测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概述 | 第15-21页 |
·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机理 | 第15-17页 |
·SERS 基底的制备方法 | 第17-21页 |
·论文设想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苯膦酸锆表面 SERS 基底的制备及检测 | 第23-34页 |
·引言 | 第23页 |
·实验仪器与耗材 | 第23-2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制备稳定的含苯环的固体材料 ZrPP 表面 | 第24页 |
·ZrPP 表面的表征 | 第24-25页 |
·常规拉曼检测 | 第25页 |
·ZrPP 表面 SERS 基底检测苯并(a)芘 | 第25-2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3页 |
·ZrPP 表面形貌的 SEM 表征 | 第26-27页 |
·XRD 与傅里叶红外光谱确定表面物质组成 | 第27-28页 |
·ZrPP 表面性质 | 第28-30页 |
·ZrPP 表面的常规拉曼检测及其与苯并(a)芘间的作用 | 第30-32页 |
·ZrPP 表面 SERS 基底检测苯并(a)芘 | 第32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苯膦酸锆包金核壳纳米粒子 SERS 基底的制备及检测 | 第34-51页 |
·引言 | 第34-35页 |
·实验仪器与耗材 | 第3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5-38页 |
·温度因素 | 第36页 |
·Au 纳米粒子浓度因素 | 第36页 |
·联结剂因素 | 第36-37页 |
·保护剂因素 | 第37页 |
·改变实验装置 | 第37-38页 |
·SERS 检测 | 第3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8-50页 |
·温度对合成 Au@ZrPP 核壳纳米粒子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Au 纳米粒子浓度对合成 Au@ZrPP 核壳纳米粒子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联结剂对合成 Au@ZrPP 核壳纳米粒子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·保护剂对合成 Au@ZrPP 核壳纳米粒子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改变实验装置对合成 Au@ZrPP 核壳纳米粒子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·苯并(a)芘作为探针分子进行 SERS 检测 | 第48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4章 界面自组装法制备基底的 SERS 检测 | 第51-61页 |
·引言 | 第51-52页 |
·实验仪器与耗材 | 第5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2-53页 |
·液/液界面自组装制备 SERS 基底 | 第52-53页 |
·气/液界面自组装金纳米粒子薄膜制备 SERS 基底 | 第53页 |
·常规拉曼检测 | 第53页 |
·界面自组装基底的 SERS 检测 | 第5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3-61页 |
·液/液界面自组装法制备 SERS 基底及检测 | 第53-55页 |
·气/液界面自组装法制备 SERS 基底及检测 | 第55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页 |
第5章 阳极氧化铝模板法制备 SERS 基底 | 第61-71页 |
·引言 | 第61-63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63-6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4-65页 |
·样品前处理 | 第64页 |
·AAO 的制备 | 第64-65页 |
·互补结构的制备 | 第65页 |
·结构的表征 | 第6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5-69页 |
·AAO 模板的 SEM 表征 | 第65-68页 |
·AAO 模板互补结构的 SEM 表征 | 第68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1页 |
·制备 Au@ZrPP 核壳结构并作为 SERS 基底检测苯并(a)芘 | 第71页 |
·界面自组装法制备 SERS 基底检测苯并(a)芘与三聚氰胺 | 第71页 |
·利用 AAO 模板法制备 SERS 基底 | 第71页 |
·创新点 | 第71-72页 |
·展望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0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