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3页 |
·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2-13页 |
1 社会稳定的涵义和重要性 | 第13-24页 |
·社会稳定的涵义和特征 | 第13-15页 |
·社会稳定的涵义 | 第13-14页 |
·社会稳定的特征 | 第14-15页 |
·中国维护社会稳定的理论基础 | 第15-20页 |
·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思想 | 第15-16页 |
·邓小平关于正确认识处理改革、发展和稳定关系的思想 | 第16-18页 |
·江泽民关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重要思想 | 第18-19页 |
·胡锦涛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 | 第19-20页 |
·中国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| 第20-24页 |
·社会稳定是中国社会改革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| 第21页 |
·社会稳定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| 第21-22页 |
·社会稳定是瓦解敌对势力“西化”、“分化”图谋的需要 | 第22-24页 |
2 中国社会稳定的现状 | 第24-35页 |
·中国维护社会稳定的成就 | 第24-28页 |
·作出了一系列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决策 | 第24-25页 |
·形成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民主制度 | 第25-26页 |
·构建了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机制 | 第26-27页 |
·保持了我国社会秩序长期稳定 | 第27页 |
·逐步改善了我国社会治安状况和信访形势 | 第27-28页 |
·中国社会稳定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8-30页 |
·群体性事件频发多发 | 第28-29页 |
·各类治安案件、刑事犯罪多发高发 | 第29-30页 |
·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冲突事件时有发生 | 第30页 |
·导致中国社会不稳定因素 | 第30-35页 |
·贫富差距扩大是社会因素 | 第31页 |
·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是长期因素 | 第31-32页 |
·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 | 第32-33页 |
·三股势力的破坏是内外结合的复杂因素 | 第33-35页 |
3 中国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对策 | 第35-42页 |
·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| 第35-36页 |
·坚持从整体上调节国民收入分配 | 第35页 |
·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制度 | 第35-36页 |
·实施积极的就业措施 | 第36页 |
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| 第36页 |
·完善政治运行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| 第36-37页 |
·保障司法公正 | 第37页 |
·完善政治参与机制 | 第37页 |
·完善社会管理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| 第37-39页 |
·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| 第37-38页 |
·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 | 第38页 |
·完善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机制 | 第38-39页 |
·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 | 第39-42页 |
·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 | 第39页 |
·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 | 第39-40页 |
·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| 第40页 |
·健全打击“三股势力”的防控机制 | 第40-42页 |
结束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