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中英文縮写对照表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18页 |
·内生菌及其应用 | 第11-14页 |
·内生菌的概念 | 第11页 |
·内生菌的分布与生物多样性 | 第11-12页 |
·内生菌的生物学作用 | 第12-14页 |
·红枣及其病害 | 第14-15页 |
·红枣的概述及其功能 | 第14-15页 |
·交城骏枣 | 第15页 |
·红枣的病害 | 第15页 |
·部分植物病原菌及人体的一些常见致病菌 | 第15-18页 |
·部分植物病原菌 | 第15-16页 |
·人体常见致病菌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30页 |
·材料 | 第18-2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8-19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19-21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1-22页 |
·方法 | 第22-30页 |
·交城骏枣内生细菌的分离、纯化、保存以及分离培养基的选择 | 第22-23页 |
·形态及生理生化研究 | 第23-25页 |
·菌株的16S rDNA序列测定及进化树的构建 | 第25-26页 |
·拮抗作用研究 | 第26-27页 |
·克隆文库的方法研究成熟健康大枣内生细菌的多样性 | 第27-30页 |
第三章 结果 | 第30-39页 |
·交城骏枣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分离培养基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·形态及生理生化研究 | 第31-33页 |
·菌株的16S rDNA序列测定及进化树的构建 | 第33-35页 |
·拮抗实验结果 | 第35-37页 |
·内生细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活性 | 第35-36页 |
·内生细菌对人体致病菌的拮抗活性 | 第36-37页 |
·克隆文库的方法研究成熟健康红枣内生细菌的多样性 | 第37-39页 |
·红枣总DNA的提取 | 第37页 |
·内生细菌16S rDNA片段的PCR扩增 | 第37-38页 |
·阳性克隆的检测 | 第38页 |
·阳性克隆的酶切分析 | 第38页 |
·16S rDNA多样性分析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39-40页 |
·内生细菌分离培养基的选择 | 第39页 |
·内生细菌菌种鉴定 | 第39-40页 |
·拮抗实验 | 第40页 |
·克隆文库 | 第40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7页 |
综述 | 第47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