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--涉外经济管理法令论文

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应对国外绿色壁垒法律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12页
前言第12-15页
第一章 农产品出口贸易绿色壁垒的概述第15-25页
 第一节 农产品第15-16页
 第二节 绿色壁垒的概述第16-25页
  一 绿色壁垒的内涵第16-17页
  二 绿色壁垒的由来第17页
  三 绿色壁垒的特征第17-19页
   (一) 广泛性第17-18页
   (二) 灵活性第18页
   (三) 隐蔽性第18页
   (四) 双重性第18-19页
   (五) 争议性第19页
  四 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第19-23页
   (一) 技术法规第19页
   (二) 技术标准第19-20页
   (三) 合格评定程序第20-21页
   (四) 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第21-22页
   (五) 环境标志制度第22页
   (六) 绿色包装制度第22-23页
  五 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第23-25页
   (一) 增加生产成本,降低农产品竞争力第23页
   (二) 农产品出口总量缩减第23-24页
   (三) 农产品出口市场缩小第24-25页
第二章 WTO与发达国家及地区有关农产品绿色壁垒的主要规定第25-34页
 第一节 WTO有关农产品绿色壁垒的主要规定第25-28页
  一 环保例外条款给农产品绿色壁垒提供了形式上的合法依据第25-26页
  二 环保例外条款的缺陷助长了绿色壁垒的泛滥第26-28页
   (一) WTO缺乏系统和规范的环境标准第26-27页
   (二) 环保例外条款措辞模糊第27-28页
   (三) 有关义务性条款难以得到执行第28页
 第二节 主要发达国家及地区有关农产品绿色壁垒的主要规定第28-34页
  一 日本有关农产品绿色壁垒的主要规定第28-31页
   (一) 农产品技术标准第28-29页
   (二) 农产品卫生检疫制度第29-30页
   (三) 农产品合格评定程序第30-31页
   (四) 农产品环境标志制度和绿色包装制度第31页
  二 美国有关农产品绿色壁垒的主要规定第31-32页
  三 欧盟有关农产品绿色壁垒的主要规定第32-34页
第三章 我国农产品绿色贸易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4-41页
 第一节 农产品标准落后第34-36页
  一 农产品标准体系不协调第34页
  二 农产品标准范围狭窄第34-35页
  三 大多数农产品标准偏低,国际标准化水平不高第35页
  四 农产品标准制定相对滞后第35-36页
 第二节 农产品检验检疫制度落后第36-38页
  一 检验检疫管理体制不完善第36页
  二 检验检疫方法落后第36-37页
  三 检验检疫技术水平较低第37-38页
   (一) 缺乏先进的软硬件第37页
   (二) 缺乏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第37-38页
 第三节 农产品认证混乱,难以获得国际认可第38页
  一 农产品认证体系混乱第38页
  二 农产品认证难以获得国际认可第38页
 第四节 环境标志制度不完善第38-39页
  一 缺乏生命周期评价的考虑第38-39页
  二 农产品生产者申请环境标志认证的积极性较低第39页
 第五节 农产品绿色包装水平较低第39-41页
  一 农产品绿色包装技术水平较低第39-40页
  二 对绿色包装的认识具有片面性第40-41页
第四章 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应对国外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第41-80页
 第一节 坚持贸易与环境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第41-54页
  一 坚持国家环境主权原则第41-44页
  二 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第44-47页
   (一) 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必须先实现代内公平第44-45页
   (二) 保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是实现代内公平的基础第45-46页
   (三) 保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与实现代际公平具有一致性第46-47页
  三 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第47-48页
   (一) 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内涵第47-48页
   (二) 发达国家负有更大责任第48页
  四 坚持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第48-50页
  五 坚持透明度原则第50-51页
  六 坚持等效原则第51-53页
  七 坚持非歧视原则和风险评估原则第53-54页
 第二节 政府应对国外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第54-67页
  一 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第54-57页
   (一) 采用ISO9000质量系列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第54-56页
   (二) 采用ISO9000质量系列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途径第56页
   (三) 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第56-57页
  二 大力推行农产品国际认证第57-60页
   (一) 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认证体系第57-58页
   (二) 深入推行农产品国际标准认证第58-59页
   (三) 积极推进农产品认证体系的相互认可工作第59-60页
  三 完善农产品出口贸易检验检疫制度第60-62页
  四 完善农产品环境标志制度第62-63页
   (一) 大力推行出口农产品环境标志认证第62页
   (二) 建立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出口农产品结构第62-63页
   (三) 加快与国外环境标志的互认第63页
  五 完善农产品绿色包装制度第63-65页
   (一) 促进绿色包装材料的清洁生产第63-64页
   (二) 完善绿色包装的法律制度第64页
   (三) 加强回收与再利用,实现包装废弃物的生态循环第64-65页
  六 建立农产品出口贸易绿色壁垒预警机制第65-67页
   (一) 国外建立预警机制的经验第65页
   (二) 建立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绿色壁垒预警机制的途径第65-67页
 第三节 企业应对国外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第67-73页
  一 积极采用农产品国际标准第67-69页
   (一) 积极采用ISO9000质量标准第68页
   (二) 积极采用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第68-69页
   (三) 积极申请农产品国际标准认证第69页
  二 熟悉掌握有关绿色壁垒的国际游戏规则第69-71页
   (一) 关于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制定、采用和实施第70-71页
   (二) 关于合格评定程序第71页
   (三) 关于信息获取、技术援助等优惠待遇第71页
  三 灵活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第71-73页
 第四节 农产品行业协会应对国外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第73-80页
  一 国外农产品行业协会应对绿色壁垒的经验第73-75页
   (一) 农产品行业协会作为绿色壁垒的申诉人第73-74页
   (二) 提供绿色壁垒信息第74页
   (三) 规范出口市场第74页
   (四) 提升出口能力第74-75页
  二 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的现状第75-76页
   (一) 体制上的先天不足第75页
   (二) 企业认同感低第75页
   (三) 国际交往少第75-76页
  三 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应对国外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第76-80页
   (一) 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应对国外绿色壁垒的宏观对策第76-77页
   (二) 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应对国外绿色壁垒的具体对策第77-80页
结语第80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形象的创造·意象的延伸--视觉形象的创造与审美文化延伸
下一篇:我国自然保护地法构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