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量刑程序的完善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5页 |
引言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量刑程序的内涵及正当性分析 | 第7-12页 |
·量刑与量刑程序的内涵 | 第7-8页 |
·量刑程序的正当性分析 | 第8-12页 |
·量刑程序自身的合理性 | 第8-9页 |
·量刑程序对量刑公正的有用性 | 第9-10页 |
·量刑程序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我国量刑程序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12-19页 |
·改革前量刑程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12-17页 |
·改革前量刑程序存在的问题 | 第12-15页 |
·改革前量刑程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15-17页 |
·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的主要成果及不足 | 第17-19页 |
·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的主要成果 | 第17页 |
·量刑程序改革的不足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量刑程序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| 第19-26页 |
·两大法系定罪与量刑程序关系模式 | 第19-23页 |
·英美法系的定罪与量刑程序模式 | 第19-21页 |
·大陆法系的定罪与量刑程序模式 | 第21-22页 |
·两大法系定罪与量刑程序关系模式的比较 | 第22-23页 |
·我国量刑程序模式的选择 | 第23-26页 |
第四章 我国量刑程序的完善 | 第26-36页 |
·量刑程序的配套制度 | 第26-29页 |
·案件分流制度 | 第26-27页 |
·量刑指南 | 第27页 |
·量刑建议制度 | 第27-29页 |
·量刑程序的制度设计 | 第29-31页 |
·量刑答辩制度 | 第29-30页 |
·被害人量刑参与制度 | 第30页 |
·量刑说理制度 | 第30-31页 |
·量刑程序的证明问题 | 第31-33页 |
·证明对象和证明标准 | 第31-33页 |
·举证责任分配 | 第33页 |
·量刑程序的庭审设计 | 第33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注释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3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39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