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导论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国际侦查合作概述 | 第13-28页 |
第一节 国际侦查合作的概念与特征 | 第14-19页 |
一、国际侦查合作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| 第14-17页 |
二、国际侦查合作与相关概念之辨析 | 第17-19页 |
第二节 国际侦查合作的类型 | 第19-23页 |
一、全球性侦查合作机制 | 第19-21页 |
二、区域性侦查合作机制 | 第21-23页 |
三、双边侦查合作机制 | 第23页 |
第三节 国际侦查合作的内容与手段 | 第23-28页 |
一、传递和交换犯罪信息 | 第23-24页 |
二、委托与域外调查取证 | 第24-25页 |
三、联合侦查 | 第25-26页 |
四、特殊侦查手段 | 第26-27页 |
五、境外追逃 | 第27-28页 |
六、境外追赃 | 第28页 |
第二章 我国开展国际侦查合作的现状及意义 | 第28-38页 |
第一节 我国开展国际侦查合作的现行法律依据 | 第29-32页 |
一、我国开展国际侦查合作的国内法依据 | 第29-30页 |
二、我国开展国际侦查合作的国际法依据 | 第30-32页 |
第二节 我国开展国际侦查合作的实践情况 | 第32-36页 |
一、国际刑警组织框架内的多边合作 | 第32-34页 |
二、“10+3”、“上海合作组织”框架下的区域侦查合作 | 第34-35页 |
三、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的双边侦查合作 | 第35-36页 |
第三节 我国开展国际侦查合作的意义 | 第36-38页 |
一、国际侦查合作有利于提高我国侦查机关打击国际性犯罪的效能 | 第36-37页 |
二、国际侦查合作有利于保护我国公民、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利益 | 第37-38页 |
三、国际侦查合作有利于巩固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| 第38页 |
第三章 我国开展国际侦查合作面临的冲突与障碍 | 第38-43页 |
第一节 我国开展国际侦查合作中的刑事管辖权冲突 | 第38-40页 |
一、刑事管辖权冲突的概念 | 第39页 |
二、刑事管辖权冲突产生的原因与表现形式 | 第39页 |
三、解决刑事管辖权冲突的重要意义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我国开展国际侦查合作中的法律障碍 | 第40-41页 |
一、国际法层面的障碍 | 第40页 |
二、国内法层面的障碍 | 第40-41页 |
第三节 我国开展国际侦查合作中的现实困境 | 第41-43页 |
一、各国法律制度方面的差异 | 第41页 |
二、国际侦查合作人才短缺 | 第41-42页 |
三、国际侦查合作领域的局限 | 第42页 |
四、境外追逃困难 | 第42页 |
五、境外追赃困难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我国开展国际侦查合作的完善建议 | 第43-57页 |
第一节 推进国际侦查合作的法律制度建设 | 第43-45页 |
一、推进国际法律制度建设 | 第44页 |
二、完善国内法律制度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加强同各国的侦查合作与交流 | 第45-47页 |
一、树立国际侦查合作理念,积极发展同各国的侦查合作 | 第46页 |
二、培养国际侦查合作人才,继续落实联络官制度 | 第46-47页 |
第三节 拓展国际侦查合作领域 | 第47-49页 |
一、拓展国际侦查合作的对象范围 | 第47-48页 |
二、拓展国际侦查合作的种类范围 | 第48-49页 |
第四节 探索境外追逃机制 | 第49-53页 |
一、跨国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 | 第49-51页 |
二、跨国遣返外逃犯罪嫌疑人 | 第51-53页 |
第五节 研究境外追赃机制 | 第53-57页 |
一、境外追赃合作的一般实施途径 | 第53-54页 |
二、充分利用反洗钱国际合作开展境外追赃 | 第54页 |
三、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实现对犯罪资产的追回 | 第54-55页 |
四、通过分享协议来促进国际侦查合作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0-62页 |
后记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