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1章 导论第10-15页
   ·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历史分析方法第12页
     ·制度主义分析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博弈论分析方法第13页
     ·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第13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14-15页
第2章 政府信息公开概述第15-23页
   ·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概念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政府信息第15页
     ·政府信息公开第15-16页
   ·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权利原则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公开原则第17页
     ·利益平衡原则第17页
     ·不收费原则第17页
     ·自由使用原则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救济原则第18页
   ·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第18-20页
     ·人民主权理论是政府信息公开最重要的法理渊源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表达自由权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在要求第19页
     ·知情权是政府行政信息公开建立和发展的关键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新闻自由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保障第20页
   ·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0-23页
     ·美国政府信息公开给我国的启示第20-21页
     ·韩国政府信息公开给我国的启示第21页
     ·日本政府信息公开给我国的启示第21-23页
第3章 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分析第23-36页
   ·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历程第23-25页
   ·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历史进步第25-28页
     ·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走上法制轨道第27页
     ·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出现了良好势头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变得多样化第28页
   ·地市级政府信息公开现状(以江苏省XX 市为例)第28-32页
     ·机构、人员情况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经费投入第29页
     ·制度建设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(截至2009 年底)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、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第32页
     ·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第32页
   ·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第32-36页
     ·政府信息公开意识淡薄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信息公开时间不及时第33页
     ·信息公开程度不够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管理体制不健全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监督制约机制缺乏第35页
     ·信息公开管理技术落后第35-36页
第4章 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探讨第36-43页
   ·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的战略规划第36-37页
   ·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保障体系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对《宪法》进行修改和完善第37页
     ·加快颁布《政府信息公开法》第37页
     ·对《保密法》、《档案法》的修改和完善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制定《新闻法》和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第38页
   ·科学构建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网络体系第38-39页
   ·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评价体系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建立责任监督体系第40页
     ·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第40页
     ·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40页
   ·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开人员的信息公开能力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强化信息公开人员的政治教育第41页
     ·提高信息公开人员的业务能力第41页
     ·加强信息公开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第41页
   ·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网络安全保障第41-43页
     ·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第42页
     ·建立预警检测体系第42页
     ·建立安全防护体系第42页
     ·建立应急响应恢复体系第42-43页
结束语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子病历系统的加密和身份认证技术
下一篇: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仿壁虎机器人的研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