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论马舍雷文学生产理论对当代文论的价值与意义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一、马舍雷文学生产理论的基础 | 第12-18页 |
·产生背景 | 第12-14页 |
·理论溯源 | 第14-18页 |
二、马舍雷文学生产理论的核心 | 第18-31页 |
·作家对意识形态材料的"生产" | 第18-21页 |
·意识形态 | 第18-20页 |
·"虚构" | 第20-21页 |
·文本意识形态的内在"生产" | 第21-24页 |
·文本意识形态 | 第21-22页 |
·"离心" | 第22-24页 |
·批评家对文本意识形态的"生产" | 第24-31页 |
·"沉默" | 第24-27页 |
·"症候阅读" | 第27-29页 |
·文学批评的生产性和科学性 | 第29-31页 |
三、马舍雷文学生产理论的影响 | 第31-37页 |
·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对文学理论的影响 | 第33-37页 |
·对文学生产理论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对马克思主义结构观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对后结构主义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四、马舍雷文学生产理论在中国 | 第37-4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37-38页 |
·对中国文论的影响 | 第38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