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地松树皮活性成分制备工艺及产物特性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4页 |
·湿地松概述 | 第10页 |
·树皮提取物概述 | 第10-13页 |
·挥发油概述 | 第13-19页 |
·挥发油的组成 | 第13-14页 |
·挥发油的通性 | 第14-15页 |
·挥发油的评价 | 第15-17页 |
·挥发油的提取 | 第17-19页 |
·天然植物常用提取方法概述 | 第19-23页 |
·煎煮法 | 第19页 |
·浸渍法 | 第19页 |
·渗沥法 | 第19-20页 |
·回流法 | 第20页 |
·超声波提取法 | 第20页 |
·微波提取(MAE) | 第20-21页 |
·超临界提取法 | 第21-22页 |
·酶解细胞壁提取 | 第22-23页 |
·课题研究意义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湿地松树皮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| 第24-35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24-25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4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4-2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提取工艺参数优化实验 | 第25-26页 |
·气-质联用分析实验 | 第26-27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5页 |
·不同浸泡时间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不同加水量对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不同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单因素实验小结 | 第29页 |
·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1页 |
·气-质联用分析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5页 |
第三章 湿地松树皮提取物中的萜类成分的分析研究 | 第35-43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35-36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5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35-3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6-38页 |
·湿地松树皮提取工艺流程 | 第36页 |
·湿地松树皮的乙醇提取液浸膏的制备 | 第36页 |
·湿地松树皮的环己烷提取液浸膏的制备 | 第36页 |
·湿地松树皮的氯仿提取液浸膏的制备 | 第36页 |
·气-质联用分析实验 | 第36-38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3页 |
·环己烷提取液中萜类化合物成分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氯仿提取液中萜类化合物成分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实验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湿地松树皮挥发油和树皮提取物的抑菌实验 | 第43-48页 |
·实验仪器、试剂及材料 | 第43-44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3页 |
·供试菌种 | 第43页 |
·供试培养基 | 第43-44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4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4-45页 |
·菌种活化 | 第44页 |
·菌悬液的制备 | 第44页 |
·供试液的制备 | 第44-45页 |
·滤纸片法测定抑菌作用 | 第45页 |
·最低抑菌浓度(MIC)测定 | 第45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5-47页 |
·供试液对五种供试菌的抑菌作用 | 第45-46页 |
·供试液对五种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(MIC)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