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系统论文--自动控制、自动控制系统论文

大型超临界机组先进控制策略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8页
英文摘要第8-15页
1 绪论第15-25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意义第17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-21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1-25页
     ·本文研究的目的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-25页
2 超临界机组的控制系统第25-53页
   ·超临界机组工艺流程简介第25-28页
   ·超临界机组热控设计第28-33页
     ·超临界机组的特点第28-29页
     ·超临界直流炉机组和汽包炉机组控制系统比较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主要热力系统的热控设计第30-32页
     ·超临界机组锅炉本体设计的一些特点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热控主要检测仪表的选型第33页
   ·超临界机组控制系统设计第33-51页
     ·分散型控制系统(DCS)的选型和配置第33-35页
     ·超临界机组分散型控制系统应用实例第35-49页
     ·主要成套配供控制装置的选择第49-50页
     ·机组保护第50页
     ·新技术的工程应用第50-51页
   ·结论第51-53页
3 超临界机组先进控制策略开发与应用第53-111页
   ·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特点第53-65页
     ·协调控制系统第53-59页
     ·给水全程控制系统第59页
     ·中间点温度控制和过热汽温控制第59-61页
     ·锅炉启动分离器的控制第61-62页
     ·一次调频控制第62-64页
     ·磨煤机控制第64-65页
   ·模糊控制在汽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第65-70页
     ·系统特点及问题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·混合型模糊PID 系统在蒸汽温度系统中的应用第66-68页
     ·应用效果第68-69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69-70页
   ·超临界机组中的H∞控制第70-79页
     ·概述第70-71页
     ·H∞控制问题的基本提法第71-72页
     ·Hco 问题的状态空间解第72-73页
     ·H∞理论与电厂控制问题的结合第73-76页
     ·应用效果第76-78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78-79页
   ·电厂在线性能分析及故障诊断系统第79-83页
     ·系统整体结构第79-80页
     ·系统功能及其实现第80-81页
     ·应用实例第81-82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82-83页
   ·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第83-86页
     ·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系统的动态特性和控制要求第83页
     ·给水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应用第83-86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86页
   ·超临界机组的协调控制第86-98页
     ·概述第86-87页
     ·有关协调控制的建议方案第87-88页
     ·机组协调控制方式设计方案第88-92页
     ·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及其主要子系统的整体基本构成策略第92-94页
     ·机组目标负荷指令处理回路的构成第94-97页
     ·协调控制的动态响应特性第97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97-98页
   ·超临界机组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研究第98-111页
     ·引言第98-101页
     ·协调控制系统(CCS)简介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建模、仿真与模块库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CCS 开环仿真实验与辨识建模研究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·结合DCS 系统SAMA 图的CCS 仿真第105-108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108-111页
4 结论与展望第111-117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111-112页
   ·大型超临界机组先进控制研究与应用效益分析第112-115页
     ·直接经济效益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·社会效益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115页
   ·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·需要继续完成的研究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·超超临界机组先进控制策略的研究第116-117页
致谢第117-119页
参考文献第119-123页
附录第123-127页
独创性声明第127页
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第127页

论文共12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早期自然流产发病原因的初步探讨
下一篇:山西阳城县妇女子宫颈中人乳头瘤病毒(HPV)型别研究及中国和亚洲妇女子宫颈中HPV型别分布的Meta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