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传规划模型在我国个人信用评估中的应用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1页 |
| ·国内外个人信用评估的发展 | 第11-14页 |
| ·国外个人信用评估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内个人信用评估的发展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外个人信用评估方法的发展 | 第14-17页 |
| ·国外个人信用评估方法的发展 | 第14-16页 |
| ·国内个人信用评估方法的发展 | 第16-17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17-20页 |
| 第2章 我国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0-30页 |
| ·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分类 | 第20-23页 |
| ·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| 第23-27页 |
| ·指标选取的原则 | 第23-24页 |
| ·指标的选取 | 第24-27页 |
| ·指标的量化处理 | 第27-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第3章 遗传规划模型的建立 | 第30-42页 |
| ·遗传规划方法及其优点分析 | 第30-35页 |
| ·遗传算法 | 第30-32页 |
| ·遗传规划 | 第32-35页 |
| ·遗传规划的优点分析 | 第35页 |
| ·遗传规划对个人信用评估的适用性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遗传操作过程的设计 | 第36-38页 |
| ·数学模型的构建 | 第38-4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4章 遗传规划模型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| 第42-57页 |
| ·数据获得与预处理 | 第42-45页 |
| ·模型运行及结果 | 第45-51页 |
| ·参数选择 | 第45-46页 |
| ·遗传规划模型的结果分析 | 第46-50页 |
| ·遗传规划模型结果的经济学解释 | 第50-51页 |
| ·遗传规划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| 第51-54页 |
| ·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 | 第51页 |
| ·线性规划模型的应用 | 第51-52页 |
| ·BP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 | 第52-53页 |
| ·结果比较 | 第53-54页 |
| ·遗传规划应用的局限性分析 | 第54-56页 |
| ·制约遗传规划应用的原因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·未来可能的改进与扩展 | 第55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结论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| 附录1 部分训练样本数据 | 第62-64页 |
| 附录2 部分测试样本数据 | 第64-66页 |
| 附录3 部分指标变量分类违约比例表 | 第66-7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0-71页 |
| 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