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监管体制创新条件下中国的选择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| ·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8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9-12页 |
| ·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9-11页 |
| ·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第2章 金融监管体制创新的内涵 | 第14-26页 |
| ·金融监管体制创新的含义 | 第14-15页 |
| ·金融监管体制创新的理论解释 | 第15-18页 |
| ·规避理论引致监管体制创新 | 第15-16页 |
| ·周期理论要求监管体制创新 | 第16-17页 |
| ·完善理论促进监管体制创新 | 第17-18页 |
| ·金融监管体制创新理论模式分析 | 第18-23页 |
| ·功能型金融监管理论模式分析 | 第18-20页 |
| ·目标型金融监管理论模式分析 | 第20-2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3-26页 |
| 第3章 金融监管体制创新实践的分析 | 第26-37页 |
| ·对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分析 | 第26-31页 |
| ·统一金融监管机构的优点 | 第26-28页 |
| ·统一金融监管机构的问题 | 第28-31页 |
| ·中央银行剥离金融监管职能的分析 | 第31-34页 |
| ·分离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的益处 | 第31-32页 |
| ·分离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的问题 | 第32-34页 |
| ·对金融监管机构再监管的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加强对金融监管机构再监管的益处 | 第34-35页 |
| ·加强对金融监管机构再监管的问题 | 第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| 第4章 创新评价模型及中国的选择 | 第37-55页 |
| ·金融监管体制创新的约束因素 | 第37-42页 |
| ·经济、金融发展的水平和金融业的特征 | 第37-38页 |
| ·原有金融监管体制的复杂程度 | 第38-39页 |
| ·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| 第39页 |
| ·金融监管目标的价格变化程度 | 第39-40页 |
| ·央行的独立性和中央银行的类型 | 第40-41页 |
| ·政治方面的因素 | 第41-42页 |
| ·金融监管体制创新的评价框架 | 第42-51页 |
| ·金融监管的效用假说 | 第42-47页 |
| ·分业、统业监管成本收入比较模型 | 第47-50页 |
| ·衡量再监管有效性的模型 | 第50-51页 |
| ·根据中国国情的选择 | 第51-54页 |
| ·中国的具体国情 | 第52页 |
| ·中国的选择 | 第52-5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结论 | 第55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2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