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蒡子微生物发酵转化的研究
论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牛蒡子转化菌株的筛选及菌种性质的研究 | 第12-21页 |
第一节 牛蒡子转化菌株的菌种筛选 | 第12-1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2-15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12页 |
·方法 | 第12-15页 |
2 结果 | 第15页 |
3 讨论 | 第15-17页 |
第二节 菌种性状鉴定研究 | 第17-21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17页 |
·方法 | 第17-18页 |
2 结果 | 第18-20页 |
·菌落形态 | 第18页 |
·孢子及孢子梗形态 | 第18-19页 |
·生理特征 | 第19-20页 |
3 讨论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牛蒡子发酵转化条件的优化 | 第21-31页 |
第一节 牛蒡子微生物发酵方式的选择 | 第21-25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21页 |
·方法 | 第21-22页 |
2 结果 | 第22-24页 |
·固体发酵结果 | 第22-23页 |
·煮提液发酵结果 | 第23页 |
·带渣发酵结果 | 第23-24页 |
3 讨论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牛蒡子带渣发酵发酵条件的 | 第25-31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25页 |
·方法 | 第25-28页 |
2 结果 | 第28-30页 |
·发酵时间对发酵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发酵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料水比对发酵的影响 | 第29页 |
·装液量对发酵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转速对发酵的影响 | 第30页 |
3 讨论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牛蒡子苷元的分离提取及结构鉴定 | 第31-46页 |
第一节 牛蒡子脱脂实验研究 | 第31-35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31页 |
·方法 | 第31-32页 |
2 结果 | 第32-33页 |
·脱脂结果 | 第32-33页 |
·脱脂对牛蒡子苷元含量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脱脂对发酵的影响 | 第33页 |
3 讨论 | 第33-35页 |
第二节 牛蒡子苷元的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| 第35-4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35页 |
·方法 | 第35-37页 |
2 结果 | 第37-42页 |
·发酵液中牛蒡子苷元的分离提取 | 第37-38页 |
·牛蒡子发酵渣中牛蒡子苷元得分离提取 | 第38-41页 |
·牛蒡子苷元的制备 | 第41-42页 |
3 讨论 | 第42-44页 |
第三节 牛蒡子苷元的结构鉴定 | 第44-4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4-45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44页 |
·方法 | 第44-45页 |
2 结果 | 第45页 |
·质谱鉴定结果 | 第45页 |
·NMR鉴定结果 | 第45页 |
·红外鉴定结果 | 第45页 |
3 讨论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发酵牛蒡子增效实验 | 第46-49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材料 | 第46页 |
·试剂与仪器 | 第46页 |
·小鼠耳廓抗炎实验 | 第46页 |
·小鼠急性抗炎实验 | 第46-47页 |
2 结果 | 第47-48页 |
·小鼠耳廓抗炎实验 | 第47页 |
·急性抗炎实验 | 第47-48页 |
3 讨论 | 第48-49页 |
总结及展望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附录 | 第55-58页 |
文献综述 | 第58-81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| 第81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