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其他化学工业论文--发酵工业论文--发酵法制维生素论文

碳源、氮源及其他条件对VB12发酵影响的研究

第1章 文献综述第1-26页
   ·维生素B_(12)概述第11-12页
   ·维生素B_(12)的结构第12-13页
   ·维生素B_(12)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·维生素B_(12)的产生菌第14页
   ·维生素B_(12)的生物合成及其相关调控基因第14-21页
   ·维生素B_(12)生物合成的代谢调控第21-22页
   ·维生素B_(12)的发酵生产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抗生素废液中提取第22页
     ·放线菌发酵第22页
     ·下水道废液中提取第22页
     ·丙酸菌发酵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由巨大芽孢杆菌生产B_(12)第23页
     ·采用转基因的E.coli发酵生产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原生质体融合菌株的生产研究第24页
   ·维生素B_(12)的测定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比色测定法第24页
     ·离子交换测定法第24页
     ·原子吸收法第24页
     ·微生物法第24页
     ·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)第24-25页
   ·维生素B_(12)发酵生产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第25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5-26页
第2章 碳源对VB_(12)发酵的影响第26-43页
   ·材料第26页
     ·菌种第26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第26页
     ·实验器材第26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26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6-29页
     ·正交实验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不同碳源种类对VB_(12)发酵的影响第27页
     ·生物量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·发酵过程中A浓度的测定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摇瓶补料方法第28页
     ·发酵液中VB_(12)含量的测定第28-2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29-43页
     ·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碳源对VB_(12)产生菌生物量和发酵单位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初始A浓度对VB_(12)产生菌生物量和发酵单位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·补料操作对VB_(12)发酵的影响第32-42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42-43页
第3章 氮源对VB12发酵的影响第43-59页
   ·材料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菌种第43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实验器材第44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4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44-48页
     ·氮源对VB_(12)生物量和发酵单位的影响第44页
     ·氮源B对VB_(12)合成的影响第44-48页
     ·摇瓶补氮方法第48页
     ·发酵液中VB_(12)含量的测定第48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8-59页
     ·氮源对VB_(12)生物量和发酵单位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·B对VB_(12)合成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  ·B成分及组成的初步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发酵过程中氨基氮的变化规律第52-58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58-59页
第4章 温度、pH及其他因素对VB_(12)发酵的影响第59-67页
   ·材料第59页
     ·菌种第59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第59页
     ·实验器材第59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59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59-60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菌体生物量、A代谢及发酵单位的影响第59页
     ·pH对母瓶和发酵瓶中菌体生物量、A代谢及发酵单位的影响第59页
     ·前体加入时间和加入量对VB_(12)发酵的影响第59页
     ·几种氨基酸的添加对VB_(12)发酵的影响第59页
     ·添加甜菜碱和胆碱对VB_(12)发酵的影响第59页
     ·表面活性剂对发酵的影响第59页
     ·增稠剂对发酵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 ·丙酸积累对发酵的影响第60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0-67页
     ·温度的影响第60-62页
     ·pH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前体对发酵的影响第63-65页
     ·几种氨基酸的添加对VB_(12)发酵的影响第65页
     ·添加甜菜碱和胆碱对VB_(12)发酵的影响第65页
     ·表面活性剂对发酵的影响第65页
     ·增稠剂对发酵的影响第65页
     ·丙酸积累对发酵的影响第65-66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66-67页
第5章 结论第67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7页
致谢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动力学特性研究
下一篇:重整化群方法的发展及对t-J模型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