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导论(代论文摘要) | 第1-33页 |
一、 选题的意义 | 第14-18页 |
二、 前人研究的情况 | 第18-26页 |
三、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| 第26-31页 |
四、 论文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31-33页 |
英文版导言(代论文摘要) | 第33-42页 |
第二章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个人收入分配问题 | 第42-72页 |
一、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及其主要矛盾 | 第42-54页 |
(一)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状况 | 第42-51页 |
1、 收入分配差距快速拉大 | 第43-45页 |
2、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| 第45-47页 |
3、 地区性差距进一步拉开 | 第47-48页 |
4、 行业差距问题日益突出 | 第48-49页 |
5、 低收入阶层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| 第49-51页 |
(二)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主要矛盾 | 第51-54页 |
二、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主要环节 | 第54-62页 |
(一)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异分析 | 第55-61页 |
1、 城乡差异 | 第55-56页 |
2、 行业差异 | 第56-57页 |
3、 地区差异 | 第57-58页 |
4、 所有制差异 | 第58页 |
5、 在岗和下岗差异 | 第58-59页 |
6、 非法收入与合法收入差异 | 第59页 |
7、 超分配收入差异 | 第59-60页 |
8、 知识经济或知识产权收入差异 | 第60-61页 |
(二)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主要环节 | 第61-62页 |
三、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发展态势 | 第62-72页 |
(一) 影响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发展态势的因素分析 | 第62-66页 |
1、 未来缩小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因素 | 第63-64页 |
2、 未来扩大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因素 | 第64-66页 |
(二)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发展态势 | 第66-72页 |
第三章 税收在个人收入分配调控中的定位 | 第72-96页 |
一、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个人收入分配调控 | 第72-76页 |
(一)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个人收入分配调控问题 | 第72-74页 |
1、 经济体制转轨中制度失控 | 第72-73页 |
2、 市场分配体制尚待完善 | 第73页 |
3、 政府收入分配调控机制缺位 | 第73-74页 |
(二)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个人收入分配调控研究 | 第74-76页 |
二、 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调控 | 第76-85页 |
(一) 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调节 | 第76-79页 |
1、 市场分配机制 | 第77页 |
2、 政府调节机制 | 第77-79页 |
(二) 政府调节政策工具 | 第79-85页 |
1、 行政手段 | 第80页 |
2、 法律手段 | 第80-81页 |
3、 监督手段 | 第81页 |
4、 经济手段 | 第81-85页 |
(1) 财政政策 | 第81-82页 |
(2) 税收政策 | 第82页 |
(3) 工资政策 | 第82页 |
(4) 价格政策 | 第82页 |
(5) 产业政策 | 第82-83页 |
(6) 就业政策 | 第83页 |
(7) 利率政策 | 第83页 |
(8) 经济特区政策 | 第83页 |
(9) 社会保障政策 | 第83-85页 |
三、 税收调控在收入分配调控体系中的定位 | 第85-96页 |
(一) 税收调控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定位 | 第86-88页 |
(二) 税收调控在政府收入分配调控体系中的定位 | 第88-90页 |
(三) 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原则的定位 | 第90-96页 |
第四章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分析 | 第96-132页 |
一、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结构特征 | 第97-100页 |
(一) 流转税为主体税种 | 第98页 |
(二) 所得税收入比重较低 | 第98页 |
(三) 财产税类设置不齐全 | 第98-99页 |
(四) 社会保障税尚未开征 | 第99页 |
(五) 农业税制严重老化 | 第99-100页 |
二、 现行税收制度个人收入分配调控分析 | 第100-112页 |
(一) 流转税对个人收入分配调控 | 第100-103页 |
1、 流转税作用于经济总量与结构调整 | 第100-101页 |
2、 增值税具有典型的税收中性的特征 | 第101-102页 |
3、 现行消费税调节不具有普遍意义 | 第102-103页 |
(二) 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分配调控 | 第103-106页 |
(三) 财产税对个人收入分配调控 | 第106-107页 |
(四) 社会保障税对个人收入分配调控 | 第107-110页 |
(五) 农业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调控 | 第110-112页 |
三、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分析 | 第112-119页 |
(一) 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征 | 第113-115页 |
1、 个人所得税收入快速增长 | 第113-114页 |
2、 个人所得税调节面呈现扩展趋势 | 第114-115页 |
3、 税收征管力度逐步增强 | 第115页 |
(二) 现行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分配调控状况 | 第115-119页 |
1、 税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115-116页 |
(1) 分类征收 | 第115-116页 |
(2) 税率设计不合理 | 第116页 |
(3) 生计扣除标准单一 | 第116页 |
(4)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不配套 | 第116页 |
2、 税收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116-117页 |
(1) 代扣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不够明确 | 第116页 |
(2) 按分项所得征税,征管效率较差 | 第116-117页 |
(3) 对个体经营者实行定额征收 | 第117页 |
(4) 不适应经营方式和经营收入多样化 | 第117页 |
(5) 征管手段落后,征管效率低下 | 第117页 |
3、 制度配套和征税环境方面存在问题 | 第117-119页 |
(1) 流通中大量使用现金 | 第117-118页 |
(2) 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不强 | 第118页 |
(3) 个人所得的渠道和方式不规范 | 第118-119页 |
四、 个人所得税制度国际比较研究 | 第119-132页 |
(一) 中外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主要差异 | 第119-123页 |
1、 个人所得税在税制体系中的地位 | 第119-120页 |
2、 个人所得税职能的定位 | 第120-121页 |
3、 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 | 第121-122页 |
4、 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手段 | 第122-123页 |
(二) 中外个人所得税制度差异分析 | 第123-126页 |
1、 经济发展水平 | 第124页 |
2、 社会经济制度 | 第124-125页 |
3、 税制结构状况 | 第125页 |
4、 税收征管能力 | 第125-126页 |
(三) 中外个人所得税制度比较研究的思考 | 第126-132页 |
1、 我国税收制度需要作结构性调整 | 第126-128页 |
2、 个人所得税的财政收入和经济调控职能并重 | 第128页 |
3、 实行综合个人所得税制度是税制改革发展方向 | 第128-129页 |
4、 建立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调控体系 | 第129-130页 |
5、 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根本出路在于信息化 | 第130-132页 |
第五章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若干问题研究 | 第132-166页 |
一、 经济市场化进程与税收调控(环境问题) | 第132-137页 |
(一) 税收调控以市场经济的完善程度为基础 | 第133-135页 |
(二) 市场分配机制需要政府调控加以校正 | 第135-136页 |
(三)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税收调控有效程度 | 第136-137页 |
二、 税制结构与税收调控(结构问题) | 第137-154页 |
(一) 税制结构与税收调控 | 第137-140页 |
(二) 税制结构与个人收入分配调控 | 第140-142页 |
(三) 我国实行双主体税制问题的思考 | 第142-154页 |
1、 确立主体税种的标准 | 第143-145页 |
2、 我国双主体税种的选择 | 第145-149页 |
3、 我国个人所得税成为主体税种的可能性 | 第149-154页 |
(1) 提高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具有可能性 | 第149-150页 |
(2) 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最具活力的税种 | 第150-151页 |
(3) 法人所得税实施将促进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长 | 第151-152页 |
(4) 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增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 | 第152页 |
(5) 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符合世界税制发展趋势 | 第152-153页 |
(6) 税收制度与国际接轨是我国税制改革的方向 | 第153-154页 |
三、 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(功能问题) | 第154-161页 |
(一) 税种调控功能与个人收入分配调控 | 第155-158页 |
(二) 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 | 第158-161页 |
四、 税收调控机制分析(局限性问题) | 第161-166页 |
(一) 税收制度的内在局限性 | 第161-164页 |
1、 税收制度与社会经济的相关程度 | 第161页 |
2、 税收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| 第161页 |
3、 税收制度实施的保证程度 | 第161-162页 |
4、 税收制度实施的时效性 | 第162页 |
5、 税收制度的覆盖范围 | 第162页 |
6、 税制结构与收入分配调控目标的差异 | 第162页 |
7、 政府税收成本的承受能力 | 第162-163页 |
8、 税种的税负转嫁性 | 第163页 |
9、 税收征管所需信息可获得程度 | 第163-164页 |
(二) 税收制度的外部局限性 | 第164-166页 |
1、 社会经济货币化程度 | 第164页 |
2、 社会对个人收入的监控能力 | 第164页 |
3、 社会中介体系的完善程度 | 第164页 |
4、 社会法制化程度高低 | 第164页 |
5、 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水平 | 第164页 |
6、 国际税收竞争的影响 | 第164-166页 |
第六章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政策取向 | 第166-194页 |
一、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调控的目标、原则和任务 | 第166-173页 |
(一) 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的目标 | 第168-169页 |
(二) 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的原则 | 第169-171页 |
(三) 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的任务 | 第171-173页 |
二、 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的基准、范围和方式 | 第173-184页 |
(一) 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的基准 | 第173-179页 |
1、 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的标准 | 第173-176页 |
2、 没有最好的税制只有最适合的税制 | 第176-177页 |
3、 市场经济完善程度对税收调控的制约性 | 第177-178页 |
4、 国际税收竞争对税收调控政策的影响 | 第178-179页 |
(二) 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的范围 | 第179-181页 |
(三) 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的方式 | 第181-184页 |
三、 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的政策取向 | 第184-194页 |
(一) 完善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的构想 | 第185-188页 |
1、 确立以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为双主体税种 | 第185-186页 |
2、 建立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 | 第186-187页 |
3、 建设我国现代个人所得税制度 | 第187-188页 |
(二) 经济发展阶段与税收调控政策取向 | 第188-190页 |
1、 税收制度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| 第188-189页 |
2、 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政策具有阶段性特征 | 第189-190页 |
(三)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政策取向 | 第190-194页 |
1、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税收调控政策取向 | 第191-192页 |
2、 经济体制转轨后期税收调控政策取向 | 第192-194页 |
第七章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政策取向 | 第194-217页 |
一、 实施“稳健型”税制改革政策取向的思考 | 第194-200页 |
(一) “稳健型”税制改革的基本内涵 | 第194-195页 |
(二) 实施“稳健型”税制改革政策取向的思考 | 第195-200页 |
1、 收入分配税制改革的内在问题 | 第195-198页 |
(1) 我国个人所得税在短期内难以成为主体税种 | 第195-196页 |
(2)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需要有一个发展进程 | 第196-197页 |
(3) 税收征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| 第197-198页 |
2、 收入分配税制改革的外部问题 | 第198-200页 |
(1) 个人收入来源难以确认 | 第198页 |
(2) 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的水平较低 | 第198-199页 |
(3) 社会中介机构发育程度不高 | 第199页 |
(4) 个人收入和使用信息缺乏 | 第199-200页 |
二、 实施“稳健型”税制改革政策取向的纲要 | 第200-217页 |
(一) 完善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 | 第200-203页 |
1、 拓展累进税率范围 | 第201页 |
2、 完善税前扣除标准 | 第201-202页 |
3、 强化代扣代缴制度 | 第202-203页 |
(二) 拓展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系统功能 | 第203-209页 |
1、 尽早开设遗产税和赠予税 | 第203-204页 |
2、 适时开征证据交易税 | 第204-207页 |
3、 逐步开征社会保障税 | 第207-209页 |
(三) 建立现代税收征管体制框架 | 第209-212页 |
1、 落实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制度 | 第209页 |
2、 加强个人所得税调节过高收入功能 | 第209-210页 |
3、 完善税收征管体制 | 第210-211页 |
4、 突破手工征管的工作模式 | 第211-212页 |
(四) 加快个人所得税外部环境建设 | 第212-217页 |
1、 建立个人收入确认制度 | 第212-213页 |
2、 全面实施银行个人存款实名制 | 第213页 |
3、 发展税务代理中介机构 | 第213-214页 |
4、 逐步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| 第214-217页 |
第八章 经济体制转轨后期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政策取向 | 第217-241页 |
一、 实施“拓展型”税制改革政策取向的思考 | 第217-221页 |
(一) “拓展型”税制改革政策取向的基本内涵 | 第218-219页 |
(二) 实施“拓展型”税制改革政策取向的思考 | 第219-221页 |
1、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| 第219页 |
2、 提高税收制度个人收入分配调控功能 | 第219-220页 |
3、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税收制度国际接轨的需要 | 第220页 |
4、 建立我国现代税收制度体系 | 第220-221页 |
二、 实施“拓展型”税制改革政策取向的纲要 | 第221-241页 |
(一) 确立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为双主体税种的税制模 | 第221-226页 |
(二) 完善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调控体系 | 第226-229页 |
1、 把税收调节范围覆盖收入运动的全过程 | 第227-228页 |
2、 从流量调控扩展到流量和存量的双重调控 | 第228页 |
3、 强化税收对消费环节的调节 | 第228-229页 |
(三) 建立我国现代个人所得税制度 | 第229-236页 |
1、 拓展税基,优化税制 | 第230-231页 |
(1) 拓展个人所得税的税基 | 第230页 |
(2) 简化税率等级 | 第230-231页 |
(3) 简化税制 | 第231页 |
(4) 实行综合征收制度 | 第231页 |
2、 完善税前扣除制度 | 第231-234页 |
(1) 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标准结构 | 第232-233页 |
(2) 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标准内容 | 第233页 |
(3) 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起点标准 | 第233页 |
(4) 综合扣除与分项扣除标准相结合 | 第233-234页 |
3、 确立家庭和个人为对象的纳税申报主体 | 第234-235页 |
4、 建立双向申报制度 | 第235-236页 |
(四) 构筑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税收征管体系 | 第236-241页 |
1、 提高税务人员素质 | 第237-238页 |
(1) 提高税务人员的文化素质 | 第237页 |
(2) 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技能 | 第237页 |
(3) 提高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| 第237-238页 |
2、 建立强有力的税收征管体制 | 第238页 |
3、 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网络体系 | 第238-239页 |
4、 完善税收法制,严格执法 | 第239-241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241-249页 |
后记 | 第249-2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