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--教师、班主任论文

中小学教师职业高原的现状、成因及其对个体职业生涯的影响--基于皖北地区428名中小学教师的实证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16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页
   ·研究创新第14-16页
第二章 文献综述第16-27页
   ·职业高原的内涵第16-17页
   ·职业高原的结构第17-18页
   ·职业高原的成因第18页
   ·职业高原对个体职业生涯的影响第18-19页
   ·职业高原与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职业高原与职业倦怠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职业高原与Glass Ceiling第20页
   ·职业高原的易发群体第20-22页
   ·教师职业高原的相关研究第22-27页
     ·教师职业高原的概念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教师职业高原的表现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教师职业高原的形成原因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教师职业高原的应对策略第25-27页
第三章 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第27-31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27-28页
   ·研究工具第28-29页
   ·教师职业高原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第29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第29-30页
   ·数据分析第30-31页
第四章 研究结果第31-46页
   ·教师职业高原影响因素量表的修订及信、效度检验第31-33页
     ·探索性因子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·量表的信度检验第31-32页
     ·量表的效度检验第32-33页
   ·中小学教师职业高原的现状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·中小学教师出现高原现象的比例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职业高原量表及各维度得分情况第34页
     ·职业高原现象组间差异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·职业情感、社会压力、背景支持对职业高原及各维度的影响第35-40页
     ·被试职业情感、社会压力、背景支持三变量描述性统计第35-36页
     ·职业情感、社会压力、背景支持三变量与职业高原及各维度的相关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·多重共线性检验第36-37页
     ·职业高原及其各维度对职业情感、社会压力、背景支持三变量的回归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·职业情感在社会压力、背景支持对职业高原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检验第39-40页
   ·职业高原对个体职业生涯的影响第40-46页
     ·被试的职业高原、工作投入、工作绩效、工作满意度、离职意向五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40-42页
     ·职业高原及各维度与工作投入、工作绩效、工作满意度、离职意向之间的相关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职业高原与工作投入、工作绩效、工作满意度、离职意向之间的对应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工作投入、工作绩效、工作满意度、离职意向对职业高原各维度的回归分析第44-46页
第五章 讨论及结论第46-52页
   ·教师职业高原的形成原因第46-47页
   ·教师职业高原对工作投入、工作绩效、工作满意度、离职意向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·教师职业高原的应对策略第48-50页
   ·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50-51页
   ·结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7页
附录:调查问卷第57-6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63-64页
致谢第64-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态度理论”视域下的中学生思想转变问题研究
下一篇: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亲情教育内容研究